后疫情時期,網絡教育資源何去何從?
新冠狀肺炎疫情已經持續了三個多月了,嚴重影響了廣大群眾的生活與生產。2020年2月初,教育部出於對學生健康的考量,推遲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時間,提出了“停課不停學”的倡議,鼓勵學生在家中有效利用一系列網絡學習資源,進行線上學習。當疫情結束后,如何有效整合與利用疫情期間積累的“海量”網絡教育資源將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入做好中小學“停課不停學”工作的通知》,為豐富網上優質教育學習資源,教育部協調北京、上海等教育部門和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等中小學,將本地本校網絡學習資源在延期開學期間免費向社會開放。線上教育機構在疫情期間的表現也十分突出,它們提供大量免費課程與資金資助,不僅展示了其社會責任感,還獲得了較高人氣﹔與此同時,對於無網絡或者網速較慢的地區,教育部安排中國教育電視台通過電視頻道播出有關課程和資源。另一邊,互聯網公司也緊抓此次機會,整合免費線上教育資源,提供更便捷的入口等。除此之外,各地老師也積極參與到此次線上教育中,各地學校組織優秀骨干教師進行課程錄制、資源提供和線上教學指導。在此次疫情中,涌現出了大量的網絡學習資源,特別是優質學習資源,對於后疫情時期,如何高效利用這些在線學習資源,對我國教育改革有著深遠影響。
“停課不停學”既是戰疫情應急之舉,也是“互聯網+教育”的重要成果應用展示,如果能充分利用此次機會有效整合網絡學習資源,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學習深度融合,將會是推動教育方式變革,提高教學效率的有益嘗試。對此,建議可採取以下方式與途徑針對疫情期間網絡學習資源進行整合和利用:
第一,注重網絡學習資源的知識產權保護。關注網絡教學資源的知識產權問題,保障教師以及相關機構的利益,是整合當下網絡優質資源的必經之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加之現階段我國部分群體知識產權意識較為薄弱,使得以學校為代表的相關機構的原創內容成為知識產權侵害的重災區,也嚴重打擊了教師參與網絡資源建設的積極性。因此,落實知識產權保護將是有效整合優質網絡教育資源的重要前提。首先,支持網絡教育資源的所有者採用技術手段和法律手段為網絡教育資源保駕護航,防止優質資源隨意流失,保障自身利益﹔此外,政府相關部門應採取相關舉措,加大網絡盜版資源的排查力度,提高盜版行為的違法成本與處罰標准,極力保護原創作者的知識產權。
第二,對現有網絡教育資源可通過分科目、分類別等方式進行整合。在保障了原創作者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對現有網絡優質教學資料分類整理也將是關鍵一步。疫情期間,為保障學生順利學習,學校、教育機構、互聯網公司等都提供了大量的網絡學習課程。然而,各種網絡資源質量參差不齊,缺乏有效的篩選與整合機制。疫情結束后,相關部門應組織相關領域的專家評選一批優質的網絡教學成果,並且資助部分還未完全成形的優質網絡教學課程,使其逐步完善。其次,應該整合現有各個線上平台的優質網絡教育資源,並按統一標准對網絡教育資源進行分層分類管理。最后,構建一個線上教育檢索網站或平台將篩選、整合后的優質網絡教育資源集中管理與推廣,充分提高學生對於網絡教學資源的使用效率。
第三,將整合完畢的優質網絡教學資源,向全國推廣,特別是教育資源困乏的地區。在前兩項目工作完成的基礎上,進一步將以上資源向外推廣,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的結合,推動學習方式改革,促進教育效率提高,增加教育普及廣泛度。教育部門聯合學校對優秀網絡教學成果向學生推廣,作為線下學習的線上補充,拓寬學生知識面。而對於線下教育資源困乏的地區,網絡教育成果的推廣將會使更多的孩子通過線上學習受到優質教育,甚至能在一定程度有助於培養正確的三觀。另外,教育部門也可通過電視錄像等方式將這些網絡教育成果傳播到互聯網未普及到的地區,有助於推動我國的基礎教育均等化。
(作者系西南財經大學財稅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九三學社西南財經大學支社委員,研究領域主要為產業經濟學、公司金融和公共經濟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