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他們用心守好疫情防控“責任田”

2020年03月06日12:16 |
小字號

摸排統計、心理輔導、宣傳防控、學業指導……在首都高校疫情防控工作中,輔導員老師們主動擔當,用實際行動守好疫情防控的“責任田”,演繹了一個個感人的“戰疫”故事。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他們是防控崗位上的“螺絲釘”,是學生心目中的“定神針”,也是校園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夏翠翠

幫學生做更美好的自己

停課不停學期間,學生居家學習和生活難免會產生寂寞、傷感、懊喪以及焦慮情緒,他們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總是時刻牽動輔導員們的心。“請答應我,從現在開始有任何問題,可以主動與我聯系,保証隨時在線。”這是北師大黨委學生工作部學生心理咨詢與服務中心教師夏翠翠的在線說明。

1月23日,北京師范大學全校輔導員第一時間進入“戰時狀態”,加入疫情防控阻擊戰,開始了學生信息的摸排和上報工作。從大年初一開始,夏翠翠也參與到學校面向全國的心理援助工作中來,承擔起心理防疫熱線和網絡輔導督導工作,耐心接聽同學們的電話,回復學生問題,幫他們疏導緊張情緒。

在心理防疫工作中,夏翠翠和同事們總能從學生朋友圈的動態、QQ心情的狀態、微信留言的語氣以及語音聊天的音調中,發現他們心理變化的蛛絲馬跡。

為了幫學生發掘生活中蘊含的正面意義,他們依托“智惠芳華”心理工作室,發起了記錄打卡活動,帶領學生記錄個人心情日志,引導學生做更美好的自己。

作為教育學部兒童發展和家庭教育研究院學術專家,夏翠翠還參與了京師家庭教育系列在線直播課程,用專業的態度、科學的知識,為家長開展科學的家庭教育提供幫助,為更多學生和家庭送去歡愉、溫暖和感動。

王 越

千方百計連起“平安熱線”

“各位同學,請大家幫忙統計一下班內目前在湖北、經停湖北或家中親朋到過湖北的同學信息,確保不落下任何一位同學。有情況,隨時跟我聯系。”這是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輔導員王越在臘月二十九那天發給各班班干部的第一條信息。彼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已經啟動了全校范圍內的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王越顧不上照顧臥病在床的家人,主動承擔了全院所有學生的聯系、摸排等工作。他利用微信、QQ和電話等線上渠道,短時間內迅速完成了人文學院全部335名本科生和18名碩士、博士研究生的情況排查,並加班加點地將這些信息實時匯總,為學校和人文學院開展下一步工作做好了數據基礎。

為了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安排好學生的學業,王越需要和每個學生的家長電話溝通。有的手機號碼聯系不上家長,那就聯系學生要﹔學生也聯系不上,那就發動班內同學去聯系﹔人手不夠,那就動員班主任的力量……為此,他付出了很多努力。

除了每天統計、匯報學生信息,王越還承擔起了協助制定學院防疫工作方案,做好受疫情影響困難學生資助工作。任務再繁也要扛住,困難再多也要克服,“我要盡自己最大努力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守護好我的每一位學生。”這是王越一直堅持的信念。

劉 星

用承諾口訣為學生立標准

“每日信息要報告,合理生活不要焦躁﹔隔離衛生要堅持,虛假信息不要傳謠﹔課程學習要上線,體育鍛煉不要缺少﹔底線意識要守住,初心使命不要忘掉。”

這是北京建筑大學機電學院輔導員劉星改編的這個學生黨員“八要八不要”承諾。近日,這條朗朗上口的承諾口訣,不脛而走,迅速在學院內傳播開來,成為黨員與學生干部們踐行的標准。

“學生工作是一件充滿溫度的工作,疫情防控期間,我們更是能量源,需要投入更多的熱情和激情。”劉星說。作為兩個年級374名學生的輔導員,同時還負責學院團委與黨建工作,劉星深感自身責任重大。她認為做好學生情緒的疏解,要抓好關鍵少數,這是眼下防疫工作的重點。於是,劉星決定迅速發動學生黨員與團學骨干,讓大家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積極發揮表率作用,督促同學打卡、主動學習文件、積極參加活動、關注同學動態……

“一定要朗朗上口,學生才好記。”為了更有效地推進這些工作,劉星翻看了很多韻律詩,最終決定改編成“八要八不要”。劉星說,她希望通過起草“八要八不要”給學生們傳達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汪 磊

做守衛“阿中哥哥”的堅強后盾

“如果說,軍人守護的是國人,醫生守護的是病人,那我們守護的就是你們。如果說,祖國牽挂的是炎黃子孫,慈母牽挂的是遠行游子,那我們牽挂的就是農大學子……”這是中國農業大學草院輔導員汪磊在學校微信公眾號“輔導員與你在一起”欄目裡給學生的寄語。

疫情發生后,中國農業大學的輔導員們迅速行動起來,每天摸排一遍學生健康狀況,有的輔導員直接對接300甚至400名學生,有的負責上千名學生信息台賬的整理。草院共有232名本碩博學生,這其中包含了聯培交換生、在職生、留學生等,這些信息全部需要汪磊來統計。“每天捋順232名學生的數據信息,我內心的狀態遠沒有表面淡定。”汪磊風趣地說。

對於每天打卡匯報個人情況,難免會有學生產生厭煩、抱怨情緒。面對這種情況,他總會耐心地為學生解釋每天打卡的重要意義,呼吁學生在接到輔導員統計信息或者電話時,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細致,多一份耐心。

汪磊說,每當大家晚報、沒報或者錯報的時候,輔導員還會擔心是不是出了什麼狀況。復雜的統計信息背后凝聚著每位輔導員的真摯願望,那就是學生平安。

“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守衛‘阿中哥哥’的堅強后盾。”在和學生溝通交流時,汪磊常常用幽默的語言傳遞正能量,號召大家一起為戰疫加油,為中國加油。

張培碩

面對防疫任務毫不猶豫

在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抗疫一線上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兢兢業業、不辭勞苦,奮斗在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前沿,像一把火炬溫暖了學生的內心。這群人就是可愛的輔導員老師們,機電工程學院輔導員張培碩就是其中一位。

“所有困難都可以克服,我能第一時間趕回學校。”在接到學院疫情防控工作電話時,張培碩沒有任何猶豫,斬釘截鐵地答復院領導。在他的心目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做好自身防護后,張培碩就迅速返校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除了摸排研究生情況之外,張培碩還負責統計就業信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通過網上問卷等方式迅速完成了信息收集和校對工作。針對三個年級學生的不同特點,張培碩分級分類開展工作。針對面臨畢業的研三學生,他們主動幫研溝通協調導師,疏解他們的科研畢業設計壓力。對低年級同學出現的恐慌心理,他耐心地予以安撫,並勸阻有出行計劃的同學,想盡辦法統一學生的思想,及時高效地將重要信息傳達給每個人。

張培碩還響應學校“就業服務不斷線”的號召,主動了聯系幾十家用人單位聯系,了解企業現狀,並就下一步招聘方式達成共識。為了幫畢業生了解更多就業信息,他還主動承擔起就業服務公眾號的相關工作,及時做好網絡就業服務工作,贏得了學生的點贊。(本報記者 趙艷國 綜合整理)

來源:現代教育報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