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破除論文“SCI至上”,讓學術回歸“初心”

2020年02月25日08:5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SCI論文數量、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ESI排名……曾經困擾眾多高校科研工作者的這些指標將被更加科學的綜合評價體系替代——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發《關於規范高等學校SCI論文相關指標使用樹立正確評價導向的若干意見》,明確要求要破除論文“SCI至上”。

“近年來,SCI論文及相關指標已經成為學術評價,以及職稱評定、績效考核、人才評價、學科評估、資源配置、學校排名等方面的核心指標,使得高校科研工作出現了過度追求甚至以發表SCI論文、高影響因子論文、高被引論文為根本目標的異化現象,科技創新出現了價值追求扭曲、學風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等問題。”教育部科技司相關負責人犀利指出論文“SCI至上”的負面影響。

他還強調,此次就是要以破除論文“SCI至上”為突破口,小切口、大轉向,拿出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實招硬招,破除“唯論文”的現象,樹立正確的評價導向,推動高校回歸學術初心,淨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

從“一把尺子”到分類評價、同行評價

SCI,美國創辦的科學引文索引。作為一個分類數據庫,就如同圖書館內的圖書分類卡片,通過統計論文的研究領域、方向、被引頻次,為科技工作者查閱最新文獻、跟蹤國際學術前沿、科研工作提供幫助。

可就是這樣一個本質上是文獻索引系統的工具,其相關指標卻被直接應用於科研評價,成為對科研人員、學科,乃至大學評價的“一把尺子”。

“這種評價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一是不能把SCI論文簡單等同於高水平論文。二是SCI論文的引用數反映的是論文受關注情況,不能對應於創新水平和實質貢獻,高被引論文更多反映的是學術研究熱點,並不直接說明其創新貢獻。三是論文主要是基礎研究成果的表達形式,SCI論文相關指標並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創新貢獻,不適用對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工作的評價。”

科學評價學術水平是一個復雜問題,需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記者注意到,為探索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引導評價工作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服務貢獻,《意見》提出三方面舉措:

一是明確要求建立健全分類評價體系,對不同類型的科研工作分別建立各有側重的評價路徑。對於成果產出的主要表達形式是論文的基礎研究,堅決摒棄“以刊評文”,評價重點是論文的創新水平和科學價值,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直接判斷依據﹔對於應用研究和技術創新,評價重點是對解決生產實踐中關鍵技術問題的實際貢獻,以及帶來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實現產業化應用的實際效果,不以論文作為單一評價依據。對於服務國防的科研工作和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一般不把論文作為評價指標。

二是真正發揮同行專家作用,完善學術同行評價。要完善規則,引導學者在參加各類評審、評價、評估工作時遵守學術操守,負責任地提供專業評議意見,不簡單以SCI論文相關指標和國內外專家評價評語代替專業判斷,並遵守利益相關方專家回避原則,倡導建立評審專家評價信譽制度。

三是規范評價評審工作。大力減少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等“三評”事項﹔評價指標、辦法要充分聽取意見,特別是科技管理部門和科研人員意見﹔評價方式要實行代表作評價,精簡優化申報材料,不再要求填報SCI論文相關指標﹔評價過程要遵循同行評價原則,對評審對象合理分組,遴選合適專家,並合理設定工作量等。

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對發表論文

《意見》剛一出台,便在學術界引起強烈反響。但也有人提出問題:以后各類評審中論文還有用嗎?又該怎麼用?

“文件的出台是為扭轉當前科研評價中存在的SCI論文相關指標片面、過度、扭曲使用等現象,破除的是論文‘SCI至上’。”上述負責人明確表示,這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對發表論文:“論文是科技創新成果的一種表現形式,學術交流的重要載體,我們鼓勵發表高水平、高質量,有創新價值,體現服務貢獻的學術論文,在國際學術界發出中國聲音。但在學術評價中,不能簡單以SCI論文相關指標來判斷創新水平﹔在各類評價活動中,要合理使用相關指標,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綜合評價方式,引導評價工作突出科學精神、創新質量、服務貢獻。”

記者注意到,為了引導學校正確使用SCI論文,《意見》給出了“負面清單”。

針對學科和學校評估,要求減少排名性評價,堅持分類和分領域評價。在評估中要突出創新質量和實際貢獻,審慎選用SCI論文數量等量化指標,同時引導社會機構科學開展大學評估排行。

針對職稱(職務)評聘,要求建立分類的評價指標體系,考察重點是人崗相適,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職務)評聘的直接依據,以及作為人員聘用的前置條件。

針對學位授予質量標准,要求學校應重視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過程,不宜以發表SCI論文數量和影響因子等指標作為學生畢業和學位授予的限制性條件。

而為了扭轉考核獎勵功利化傾向,要求學校不宜設置對院系和個人的論文指標要求,解除SCI論文相關指標與資源配置和績效獎勵的直接挂鉤關系。

“不宜”等非剛性要求給予學校政策靈活度

在提出上述清單時,文件中有些表述是“不得”,有些表述是“不宜”。這背后有什麼考慮?

“不同內容的表述方式不同,在涉及功利化傾向方面,使用‘不得’,意味著明令禁止,堅決摒棄已有做法。有些則考慮到我國高校的發展水平還存在很大差異,不同學科的特點和要求也不一樣,採取非剛性的要求,是為了給學校一定的政策靈活度,發揮學校主動性,由學校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特點、學科發展特點的具體政策。”上述負責人表示。

他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例如文件第九條中,‘不宜以發表SCI論文數量和影響因子等指標作為學生畢業和學位授予的限制性條件’,表明我們反對學校層面做硬性規定,但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在一些基礎學科,導師和院系從科研能力培養、科研實踐訓練的角度出發,對學生提出相應要求是合理的,也是符合人才培養需要的。”

記者了解到,為保証《意見》落地,教育部要求“雙一流”建設高校,特別是教育部直屬高校檢查修改相關制度文件及“雙一流”建設方案﹔教育部也將提出具體落實舉措,還將通過督導等方式進行檢查。其他高校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結合自身實際,參照執行。(記者 鄧 暉)

(責編:李依環、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