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教育脫貧攻堅一線見聞:農村校“攀”上富親戚

景應忠
2020年01月23日09:34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新春走基層·教育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寒假伊始,建政中學校長馮小紅收到好消息:學校兩位教師在不久前舉行的全縣教研活動中獲得一等獎。這對這所新建的農村中學來說,堪稱突破性進展,師生們把學校辦好的信心更足了。

“這個富親戚我們‘攀’得值!”馮小紅高興地告訴記者。

馮小紅所說的“富親戚”,是對口幫扶建政中學的遵義師范學院。

建政中學位於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安場鎮建政村,是當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瑞濠安置點的配套學校。隨著安置點居民陸續入住,學校生源從2017年的479人猛增到2019年的1185人。

記者在校園裡看到,校園環境整潔,一行人走在校園裡,就好像在公園裡穿行。“不但我們學校一期的建設工程正在進行,二期工程也馬上要動工了!”馮小紅說。屆時,學校規劃佔地面積將達85.5畝,建筑面積將達到3萬平方米,預計有48個班2200個學位,可滿足陸續搬遷到瑞濠安置點的易地扶貧搬遷戶適齡子女的入學需求。

與建政中學一起變得更加大氣和有希望的,當然是學校旁邊的瑞濠安置點。記者前往安置點小區採訪時,步行在街上就如同行走在鄉鎮的集市上一般,街道兩旁做百貨生意的商鋪把門開得大大的歡迎顧客,幾條公路上都是人來人往、車流如織,與以往單家獨戶居住在山溝坡背裡形成了劇烈反差。

“感謝黨和政府讓我們搬出了深山窮溝,搬出來以后,孩子的讀書問題是我們最關心的事兒。”學生家長任科維的話代表了許多家長的心聲,也是建政中學管理層和當地教育部門面對的一道“必答題”。然而,情況並不樂觀。

與學生人數激增相伴而來的,是學校面臨的管理問題。學生超過一半來自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留守兒童也多,很多學生跟隨在外務工的父母在外地上了多年學,由於各種原因,學生學習基礎高低不一,相當比例的學生存在厭學情緒。馮小紅坦言,對學校的發展,自己一度很擔心。

改變發生在2019年9月,200公裡外的遵義師范學院對口幫扶並領辦這所特殊的學校。

通過多次實地調研並掌握學校基本情況后,遵義師院與遵義市教育局、正安縣政府簽訂了三方合作協議,學院從2019年10月起3年內從教育教學管理、教師素質提升等方面無償幫扶建政中學,並各選派兩名懂管理、熟悉教學業務的骨干教師到建政中學挂職擔任副校長。

“建政中學和遵義師院是一家人。”這句話,遵義師院院長劉肇軍說過不止一次。

馮小紅說,自從遵義師院領辦后,建政中學的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在師院的大力幫扶下,建政中學面向師生各種豐富多彩的講座開起來了,黨建活動搞起來了,跟外界的交流更多了,由師院出資30萬元建設的5間實驗室也建了起來。兩名挂職副校長同時分別兼任學校的語文教研組和數學教研組組長,師院及附屬實驗學校先后接收建政中學10名教師跟崗學習。

曾陽洋曾在廣州讀了近6年小學,跟父母回到老家正安縣后,很快就適應了在建政中學的學習生活。“學校各方面條件都很好,特別是有大學領辦學校以后,我和班上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更高了。”曾陽洋說。

“得知有大學來幫助學校辦學,我們家長更放心了。”曾陽洋的母親王艷紅高興地告訴記者。

(責編:何淼、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