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教育脫貧攻堅一線見聞:博士夫妻,回鄉分紅

方夢宇
2020年01月23日09:33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新春走基層·教育脫貧攻堅一線見聞

1月15日下午,安徽滁州學院教師朱雙杰處理完學校工作,從合肥帶著妻子和五歲半的兒子,冒著雨雪摸黑趕到家鄉安慶市宜秀區羅嶺鎮妙山村。這麼著急趕回去,是因為朱雙杰夫婦答應了鄉親們要在農歷小年前給他們分紅。

2019年4月,為了回報鄉親,朱雙杰攜妻子、安徽農業大學園藝專業教師董麗麗,用所學的園藝栽培和食品加工專業知識,帶領24戶鄉親種植金絲皇菊15畝,讓村裡近40名剩余勞動力脫貧致富。經初步估算,2019年金絲皇菊畝產收入達5000元,是當地傳統水稻種植收入的4倍以上。

臘月二十二一早,鄉親們吃過早飯就趕到朱氏祠堂,在羅嶺鎮黨委書記郝艷艷和妙山村村支書汪旭升的見証下,朱雙杰夫婦在祠堂給鄉親現場分紅,24戶鄉親種植金絲皇菊2019年共獲利13萬余元。

妙山村村民、75歲的袁小華高興地說:“沒想到,我一把年紀了還能在家掙錢。”她高興地拿出自己種植的花跟大家分享。

喜悅洋溢在鄉親們的臉上,朱雙杰此刻也心潮澎湃。這是他第一次用自己的知識讓鄉親們獲得收入,多年回報鄉親的心願終於夢圓。

朱雙杰兄妹四人,幼時家貧,鄉親們常常幫助他們,“有時,鄉親們從菜地回來,路過家門口也要給他家送把青菜”。得益於鄉親們的幫助,朱雙杰兄妹都很爭氣,他和弟弟妹妹先后考上大學,哥哥做小生意,收入還不錯。

在讀碩士研究生前后,因為父母先后去世,朱雙杰回家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少。但他每次回去,都看到村裡隻剩下老人和孩子。雖然在黨和國家脫貧攻堅政策幫助下,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但還不富裕。他一直想著用什麼方式幫幫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父老鄉親。

滁州是菊花之鄉。起初,朱雙杰想帶領鄉親們種植菊花,但當地的氣候、栽培技術和產品加工等方面都不適宜。在妻子的建議下,2018年,夫婦二人在家鄉試驗種植了金絲皇菊,帶回實驗室檢測發現品質非常好。

2019年4月,在前期試驗種植成功的基礎上,朱雙杰動員鄉親們種植金絲皇菊。

為了給鄉親吃下定心丸,夫婦二人買了加工設備,給種植金絲皇菊的鄉親發放種植管理工資,菊花採摘后全部收下。

為了把鄉親們種植的金絲皇菊推銷出去,朱雙杰夫婦以村名“繆山”注冊了商標,委托親戚朋友四處推銷,終於在年前給鄉親們分了紅。

分紅大會上,鄉親們非常開心,踴躍報名擴大種植。郝艷艷和汪旭升也都表示支持村民擴大種植金絲皇菊,希望“繆山牌”金絲皇菊走向全國。

(責編:何淼、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