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德國中小學採取“無責備干預法”處理校園欺凌

本報駐德國記者 馮雪珺
2020年01月07日08: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海科·耶瑟是德國羅伊特林根市艾興多夫實科中學的一名社會工作者(社工),他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應對校園霸凌事件。耶瑟和同事們經常到各個班級上課,指導學生們何時應向社工求助,幫助提高學生們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全球13歲至15歲的青少年中,有近50%的青少年有過被欺凌的經歷。根據德國兒童保護協會提供的調查數據,在德國12歲至19歲青少年中,有過被欺凌經歷的比例約為1/3。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校園欺凌除了傳統的肢體沖突外,還出現了網絡仇恨言論攻擊、社交軟件群組辱罵等新形式。這些欺凌形式相對隱蔽,給校方和家長的干預帶來困難。德國兒童保護協會負責人卡杜拉·拉斯納—提策表示,如果受欺凌學生羞於對家長、老師啟齒,容易助長校園欺凌行為,對受害學生造成進一步精神傷害。

  自2002年起,為了預防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德國引入了“無責備干預法”。這個方法的核心是不責備欺凌事件中的任何一方,而是以成立“支持小組”的方式,鼓勵其他同學主動幫助被欺凌學生改善處境。“無責備干預法”目前已被德國的292所中小學校廣泛採納。這些中小學校招聘受過專業培訓的社工負責干預校園欺凌事件。

  耶瑟在艾興多夫實科中學工作的第一年裡,就採取“無責備干預法”處理了3起校園欺凌事件。他花費大量時間與任課教師、受欺凌學生、欺凌者和其他班級同學不斷溝通,了解事件的原委。之后,耶瑟從同情支持受欺凌學生的同學以及直接參與欺凌的團體中挑選出6至8名學生,組成支持小組。“個別學生拒絕加入支持小組,我們就會對其進行大量教育與引導工作”。

  業內專家認為,阻止校園欺凌行為的關鍵是喚起旁觀學生對惡行的“零容忍”,讓欺凌者正視錯誤行為導致的不良后果。老師會通過群聊、一對一聊天的方式,鼓勵和支持小組成員分享幫助受欺凌學生的經驗。德國一家“無責備干預法”專業培訓機構的統計數據顯示,由於該方法的有效干預,2008年到2016年期間,參與該方法的學校中,超過85%的校園欺凌行為得到了有效遏制。該方法的干預效果幾乎不受學校類型和學生年齡段的影響。

  德國克雷菲爾德市心理服務中心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梅蘭妮·紐鮑爾表示,如果對欺凌者採取強硬懲罰措施,很有可能使欺凌者對受害學生產生報復心理,並以更隱蔽的方式對其實施欺凌。“無責備干預法”旨在引導大多數學生質疑欺凌者。當學生的群體正義感被培養起來,欺凌群體接近受害學生的動力就會被遏制,進而消失。

  據了解,柏林地區正與柏林自由大學的教育學專家合作,計劃讓柏林所有中小學全部配備專業社工。

  (本報柏林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07日 18 版)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