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學業輔導須真發力會發力發巧力

王旸
2019年12月19日09:07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隨著國內高校開始“嚴把教學關”,一些大學生“混日子”的情況逐漸成為歷史。如今,不少大學生面對的難題成了“我該怎麼學”。學業輔導這個看似幼稚的內容,如今“需求量”越來越高。

實際上,“嚴把教學關”並非突如其來,教育部對本科教學質量一直高度重視,陸續印發了一系列文件,從宏觀層面著手推動高校教學改革,提高本科教學質量。《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要求堅持從嚴治校,依法依規加強教學管理,規范本科教學秩序﹔《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明確要建立健全本科生學業導師制度﹔《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全面開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夯實本科教學,為大學生合理增負,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是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亦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大勢所趨。

在此背景下,許多高校相繼成立了專門的學業輔導機構,配備了專兼職的咨詢師。但正如報道中所指出的,效果不盡如人意:一方面是大學生自身原因,如在學習方面東碰西撞,不願在學校老師面前袒露自己的困境。另一方面則是輔導機構的原因,如沒有建立完善的學業指導制度和常態化的學業指導機制﹔學業指導機構多為校級而非更接地氣的院系級﹔在具體學業指導過程中沒有實現對學生學習生涯的全程指導,沒有覆蓋到全體學生﹔更現實的原因是,指導教師專業化程度不夠,很難做到既了解學生心理又熟悉學生所學專業等。

因此,使學業輔導真正發揮效力,需要大學生本人和機構本身兩方面共同發力。相對而言,幫助大學生改變舊有的認知觀念和學習方法更為重要,即引導大學生學會求助、善於求助,走出完全單打獨斗的學習誤區。“靠自己”固然勇氣可嘉,但找到對的老師,得到專業的幫助事半功倍,既節省時間又有效率。而且,部分大學生在高中階段往往採取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對所學學科、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都缺乏全面認識,更談不上主動去探究所學專業的演變歷史及未來發展,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應對壓力等方面都存在問題,他們迫切需要在學習和發展兩個方面獲得專業指導。可見引導大學生跳出傳統思維定式,養成研究性學習習慣,是幫助大學生解困之關鍵。

針對大學生的學業輔導,也不能局限於某一習題、某一學科的形而下指導,而應將學業發展與職業規劃結合起來,從學生整體情況入手,引導學生在找到正確學習方法之余,以學業進步來促進職業發展。而做到這一點,倒逼高校學業輔導機構不斷走向專業化、精准化、科學化。隻有找到大學生所存在的現實問題,引導其發現學科的內在規律、未來前景,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完全看自己”“我該怎麼學習”“怎麼也找不到學習方法”等問題便不再是問題。

鑒於大學生體現出很強的同伴效應,高校在幫助大學“學困生”時,不妨適當發揮共同體和教育場域的作用,媒體經常報道的某高校某寢室成員共同成長成才的故事即反映了這一原理。在學業指導機構的統籌下,鼓勵學生結成學習共同體,或促成同專業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結對,都是值得探索的有效舉措。當學生有學習動力,掌握學習方法,找到學習伙伴,學習便成為主動建構的過程,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進而帶來本科課堂的積極改變。

在我國高等教育走向內涵發展的現實之下,面對入學人數增多、學生學習能力差異大、求學動機發生變化、社會對大學問責制度等情況,學業輔導機構需要真發力、會發力、發巧力,這樣才能真正助力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作者系渤海大學教務處教師

(責編:實習生(劉箏)、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