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校園打卡讓不易評價的素質教育“插上翅膀”

2019年12月17日09:31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上海的家長圈,如今刮起了一股“打卡風”。隨著高考改革、中考改革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家長把素質教育擺在重要位置。相比像打了雞血一樣抓孩子學習成績的家長,偏愛素質教育的家長更喜歡通過“打卡”來提高孩子的綜合素養。

  每天跳繩300個,每天講一個中國傳統文化小故事,每天陪媽媽做一件家務……這些看似沒有評價標准、不可控的“小任務”,通過“打卡”變得可控。來自家校溝通平台“曉黑板”的數據顯示,該平台自去年8月上線“打卡”功能以來,已經累計收集到80萬條“打卡”,超過5億人次的學生參與“打卡”,最受歡迎的打卡項目是閱讀、朗讀和練字。實施垃圾分類后,上海約有兩萬余位老師發布了垃圾分類打卡,累計超過60萬人(家庭)參與。

  “現在,讓孩子們堅持跳繩一個月這項任務結束了,竟然還有不少孩子仍然在堅持跳繩。”上海市鬆江區泗涇三小的語文老師龔怡開始嘗試引導孩子們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這種習慣,過去“隻能光靠說”,“我隔三差五提醒一下,要多讀書,但孩子們到底讀了沒有,家長關心了沒有,我全都不知道。”

  如今,諸如閱讀、做家務、跳繩這樣以“口頭倡導”為主的德育項目,變得“可執行、可反饋、可評估、可優化、可借鑒”。

  打開App打卡軟件,龔怡可以直接在班級中開設一項不限時的閱讀討論活動,孩子們可以在平台上互相交流閱讀心得、相互學習,家長可以通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方式把孩子們的成果展示到平台上。

  “老師讓孩子讀《神雕俠侶》,讀到哪裡,就在哪裡寫一小段感想,每天打卡。”預備班(六年級)新生家長蔡先生告訴記者,自己一直鼓勵孩子多讀書,過去以為孩子上了初中會因為學業壓力而沒時間看書。沒想到的是,在這所學校,語文老師竟有如此高漲的熱情來讓孩子“讀閑書”,“過去沒有’打卡’這種新功能,老師也不好布置這類提高素質的學習任務﹔現在的家校互動,是我喜歡的方式。”

  “曉黑板”創始人卜江是“打卡”活動的忠實粉絲。他告訴記者,“曉黑板”最初只是自己和幾個爸爸一起創辦的增強家校溝通的平台,並不具備“打卡”功能。但去年,當看到自己孩子完成閱讀作業“特別敷衍”時,他坐不住了。

  “孩子光看書,但不認字。懂得很多,錯別字更多,文字基礎不扎實,主要還是因為平時的閱讀質量不可控。”卜江看到了其中的利害,他與技術團隊商量,能不能在“曉黑板”平台上增加“打卡”功能。

  老師和家長的想象力是無窮的。既然過去素質教育成果不好評價,那麼在有了“打卡”這一數據記錄后,一個孩子的綜合素質到底如何是否可以有一個更加具體的畫像?既然要用“過程性評價”逐漸代替“結果導向評價”,那麼學生在“打卡”上表現的堅持能否成為過程評價的一部分?

  “打卡成果的展示,對孩子而言是強化了整個過程的努力成果,激勵孩子不斷堅持。”12355心理咨詢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濮文菁認為,打卡過程中,孩子不僅能在完成目標后獲得成就感和自信,而且也學得更加自律。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注意到,一些打卡平台甚至可以幫助老師給予學生“立竿見影”的鼓勵。“曉黑板”推出的“卡片式評價”產品“曉評價”就頗受師生的歡迎。學生每一次在學校裡有積極表現后,老師都會給他一張帶有二維碼的卡片,回家后,家長用手機App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將孩子的優秀表現“記錄在案”並且積分。累計一定的積分量后,學生可以兌換積分,他們可兌換的“禮品”有班費購買的文具用品、免做某天的作業、免一次遲到扣分、優先選課等。

  在“老師版”的平台上,老師可以看到每一個孩子的近期表現數據概覽。根據系統提示,老師能立刻獲悉哪些學生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得到表揚了,哪些同學在某個方面表現突出,等等。

  “有的老師看完數據報告,會為個別同學‘定制表揚場景’。這一方面讓學生覺得老師看到了我的亮點,另一方面也讓表揚變得更加接地氣。”卜江說,“打卡”功能目前在德育工作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了解到,目前多數打卡平台都向師生、家長免費開放,極個別平台會向那些想要關心孩子在全班、全年級,甚至全校、全區整體排名的家長收取“會員費”。

  卜江介紹,“曉黑板”從不向教師、學生或者家長收費,在一些學校、基層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需要“定制”某些打卡新功能時,平台會向這些單位收取一定的軟件開發和維護費用,“基本模式是對有特別需求的B端收費,不向C端收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王燁捷)

(責編:實習生(唐文清)、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