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劉利:國際中文教育應滿足多元學習需求

2019年12月10日09:55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記者:作為我國唯一一所以教授外國學生中國語言文化為主要職能的大學,北京語言大學是設立孔子學院最多的院校之一,素有“小聯合國”之稱,在國際中文教育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參與孔子學院建設對學校的意義和價值體現在哪裡?

劉利:北語已與世界上13個國家、20所大學合作設立了孔子學院,多年來堅持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健全質量評價體系、打造中文教學權威平台,為海外中文學習者提供漢語和中國文化優質教育資源。通過參與孔子學院建設,北語實現了從以留學生來華教育為主到“來華留學教育”與“走出去辦學”並重的雙向辦學格局,完善了面向國際社會需求的中文教育學科體系,強化了區域化的教師培養、教材開發、教法研究等中文教育的核心能力建設,深化了與中外大學之間學生互換、學者互訪、學科共建等多領域合作,提升了學校的綜合辦學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校在國內外的聲譽和影響力。

記者:隨著各國民眾學習中文、了解中國的熱情持續高漲,以孔子學院為代表的國際中文教育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劉利:在開展和引領國際中文教育工作、參與孔子學院建設的過程中,我們愈發深刻地感受到,個性化、差異化、多樣化的中文學習需求與日俱增。如何實現中文教育實體與虛擬交流平台的相互補充與良性互動?如何實現跨領域、跨地區的學習研究和信息分享的重大突破?如何實現與社會力量之間的合作?這些都對孔子學院等各級各類中文教育機構提出了新挑戰,也為統籌辦學資源、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水平創造了新的機遇。

記者:世界其他國家在語言推廣傳播方面有哪些可資借鑒的經驗和做法?

劉利: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自身語言的傳播和文化的傳承創新。巴黎法語聯盟前任主席讓·皮埃爾·德洛諾曾表示:“我們主張維護文化的多樣性。除了英美文化外,我們應該有其他的選擇。”法語聯盟的“文化交流”計劃,呈現了當代法國和法語國家的文化形象,擴大了對話和交流。歌德學院通過介紹德國文化,展現了一個豐富多彩的德國形象。塞萬提斯學院的宗旨是推動全世界的西班牙語教學,通過傳播西班牙語文化,注重文化融合,體現了多樣性、現代性和交互性等特點。英國文化委員會是英國促進文化教育和科學國際合作的獨立機構。此外,普希金俄語語言學院、世宗學堂等也都在語言推廣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可借鑒的成功經驗。

記者:面對新形勢下的國際中文教育,您有何建議?

劉利:我們要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四個方面發展國際中文教育。首先,當前我國漢語國際教育的人才培養還不能完全滿足國際上對漢語人才的需求。我們應當加強孔子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培養公派教師,廣泛吸收國內外教師隊伍中的優秀人才,打造專職骨干教師隊伍﹔開設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培養系列課程,為事業發展提供高質量人才儲備﹔提升“本土化”教師培訓水平,加大本土化教材研發力度﹔加強精品課程建設,因地制宜設置有針對性的課程體系,滿足世界范圍內日益增長的多元化漢語學習需求。

其次,語言文化推廣機構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理論研究的支持。我們應深化教材、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加強制度、標准、品牌和內容建設,實現內涵式發展。同時加大專項課題研究,創辦學術刊物,開展相關領域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為國際中文教育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再次,現有的教學、考試服務、文化活動等功能比較單一,難以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和孔子學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未來還需要持續強化社區服務功能,融入當地社區、中外企業的發展中,在服務社區和企業中釋放活力。

最后,繼續強化文化交流與互動,提供經貿、科技合作的信息咨詢等服務,豐富和拓展空間,開展多姿多彩、不同層次的文化活動,同時充分利用經貿交流、國際會議、企業合作、組織旅游等多種渠道和載體,豐富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內容和形式。我們應進一步優化國際合作體系,以語言為基礎支持中外產能合作和產業對接,優化合作模式,充分發揮人文交流的基礎性、先導性作用。

記者:作為孔子學院建設的參與方和受益方,北語今后如何進一步參與國際中文教育?

劉利:我們將繼續把孔子學院建設作為學校建設一流語言大學的舉措之一,繼續完善體制機制,搭建國際中文教師教育平台,培養高質量的專職中文師資,不斷提升孔子學院的支撐能力。

為了更好地匯集各方力量,北語近期擬與國內高校、社會組織、企業等多家合作伙伴聯合發起成立以支持國際中文教育為主要職能的國際性民間公益教育基金會,以便進一步發揮中外院校辦學主體作用,拓展辦學資金來源渠道,推動孔子學院和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大合作、大發展。

(記者 柴如瑾)

(責編:實習生(黃鈺瀾)、孫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