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兩部未成年人法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結束 找准未成年人保護與懲治平衡點

2019年12月09日09: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年來,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積極推進未成年人保護網絡構建,建成社區未成年人校外心理輔導站,為孩子們健康成長“陽光護航”。圖為11月28日,小朋友在安次區馨語社區選擇做沙盤心理測評用的模型。
  新華社記者 王 曉攝

 

  11月29日,兩部未成年人法律——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結束。一共約有4.7萬人提出超過5.7萬條意見,其中來自未成年人的意見佔了近一半。

  自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頒布實施以來,兩部法律在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形勢變化,近年來未成年人保護不足、犯罪呈現低齡化趨勢等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對兩部法律進行修訂成為社會的共同呼聲。

  此次兩法同時大修有何亮點?如何找准未成年人保護和懲治之間的平衡點,更加有效地保護和關愛未成年人?

  

  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未成年人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2013至2017年,涉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案件呈總體上升趨勢,年均增長率達10.46%﹔2009年至2017年,全國未成年人犯罪連續9年持續下降。其中,近5年犯罪人數降幅較大,平均降幅超過12%,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未成年人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的這組數據清晰証明:法律是保護和關愛未成年人的有力武器。其中,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此次兩法同時大修,凸顯了該問題的緊迫性。

  未成年人保護法被譽為未成年人法律體系中的“小憲法”。該法於1991年實施,2006年進行過一次較大幅度修改,2012年與其他法律一起做過一攬子修改。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這部法律部分條款已經不適應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現狀。

  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斯喜總結了該法本身及其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是近些年來連續發生一系列未成年人受侵害的惡性案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二是行為惡劣的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因為缺乏相關法定處置措施,這些事件中的受害者未得到應有保護、加害者未受到相應矯治。三是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特別是網絡游戲,並因此自殺或犯罪等。

  現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於1999年實施,為動員全社會參與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全國未成年人犯罪絕對數量仍很高,近年來還出現犯罪低齡化趨勢,一些犯罪動機、手段、方法越來越傾向於暴力化。

  “不良社會環境、不良家庭環境、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權益保護不到位、自控能力較差,是導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五大因素。”陳斯喜表示,現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規定的預防思路、預防手段和處置措施等,缺乏有效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亟須修改完善。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已明確將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改一並考慮,並對兩部法律重合、錯位的內容進行修正,避免界限不清、相關規定交叉重復等問題。

  “這兩部法律,一個注重未成年人保護,一個立足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矯治,很難分開。兩個修訂草案及時回應了社會關切,無論是全方位保護未成年人,還是更好進行法律制度統籌協調,此時一同修訂都非常有必要。”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研究院副院長宋英輝說。

  懲治網絡損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行為

  如何防治校園欺凌?怎麼加強網絡保護?誰來進行委托照護?孩子網絡沉迷怎麼辦?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對社會廣泛關注的這些熱點問題作出積極回應,並將部分被實踐証明符合中國國情且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經驗寫入草案。

  強化保護成為一大亮點。比如,鑒於未成年人認知及自我保護能力不足,草案規定了特定組織及人員發現未成年人遭受侵害或者面臨危險時的強制報告制度﹔明確列舉家庭監護的應當及禁止行為,補充規定國家臨時監護和長期監護的情形﹔為了讓未成年人免受“周圍人”侵擾,規定了從業資格查詢和禁止制度,等等。

  隨著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高,未成年人網絡安全和生態治理日益成為焦點問題。針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呂薇建議,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對網絡素養、家庭教育指導等展開專門研究,完善家庭和學校培養和提高未成年人網絡素養的制度,完善監護人義務體系。宋英輝建議,完善細化罰則,懲治網絡損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行為,對於情節嚴重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進一步壓實網絡游戲開發商、服務商、網絡平台的責任。

  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專門增設“網絡保護”一章,對網絡保護理念、網絡環境管理、網絡企業責任、網絡信息管理、個人網絡信息保護、網絡沉迷防治、網絡欺凌及侵害的預防和應對等作出全面規范,力圖實現對未成年人的線上線下全方位保護。

  “對未成年人加強網絡保護非常必要。”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蕭泓表示,游戲企業應該從技術和制度上完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打造游戲精品,回歸產品本質,堅持生產綠色健康的游戲內容,重視並介入功能游戲領域。“以游戲為媒培養新時代未成年人,注重游戲對傳統文化和當代先進文化的融合,讓未成年人主導游戲而不是相反。”蕭泓說。

  應建立低齡犯罪的教育矯治制度

  “我是一名9歲的小學生。我懷著很忐忑的心情給您們寫這封信。頭段時間,我在電視上看到央視節目講,大連市一位13歲的男孩把一位10歲的女孩給殺死,並扔到樹叢中,但最終隻給了男孩收容教養3年的懲罰。我覺得這樣的處罰特別不公平。為什麼把小姐姐殺死了,小哥哥卻不用進監獄呢?”

  這是一封來自北京的學生來信。信中,這名小學生對正在修訂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提出了很多期待:希望法律修改后,不再有那麼狠心的哥哥﹔希望小學開設法律課,讓小朋友知道犯罪后會受到嚴重懲罰。

  家庭、學校該如何在日常教育中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這些問題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有了答案。草案明確了各相關主體責任:強化家庭監護責任,充實學校管教責任,夯實國家機關保護責任,將未成年人的偏常行為分為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和犯罪行為等由輕及重的3個等級,並分別規定了相應的干預或矯治措施。

  宋英輝認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針對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干預或矯治。除了一般性預防工作,如對未成年人進行法制教育、規則教育、尊重他人權益、尊重生命教育外,主要圍繞偏常行為進行教育矯治這個主線展開。

  法律規定14歲以下青少年不負刑事責任,主要是考慮到這個年齡的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判斷是非能力欠缺。對未成年人過多適用刑罰,會導致正常的學習中斷,監禁環境對低齡未成年人影響更大,更容易造成反社會人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再次犯罪的可能性。“這在國外已有很多教訓。”宋英輝說。

  “除了一般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外,對低齡犯罪的教育矯治制度要建立起來。這樣在刑法之前有一個分級干預體系,能和刑法很好銜接。”宋英輝認為,應通過完善家庭監護、學校教育、政府保護、社會保護來改善未成年人生存狀況、成長環境。當未成年人出現問題時,要採取心理和行為的專業干預方式,而不是簡單的定罪判刑。

  社會、學校、家庭要各負其責

  未成年人犯罪的背后往往存在監管缺失、教養不當、關愛缺乏、保護不力等共性問題。因此未成年人保護問題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實際上是一個系統的綜合治理工程。那麼,這個系統工程該如何搭建?

  政府應承擔重要責任。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新增政府保護專章,將現行法中散見在各個章節的政府職責整合,特別是明確規定國務院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解決當前存在的“九龍治水”問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明確規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需在各級政府組織領導下,實行綜合治理。

  “未成年人工作是一個日常管理工作,從中央到地方都應該有統籌協調機制。”宋英輝表示。

  發揮社會、學校、家庭本身的職能、完善和修改未成年人犯罪事前事后處置機制更加重要。此次兩法修訂都對社會、學校、家庭等各方責任進行了細化,但如何確保各方做到各負其責、相互配合是難點之一。

  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在2016年至2017年間,全國法院審結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來自流動家庭的未成年人最多,其次是離異、留守、單親和再婚家庭。

  筑牢家庭“防線”,及時培養基本規范、道德判斷能力及法治意識,是防范“問題兒童”出現的關鍵。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鄭功成建議,適當強化家庭責任,更加明確父母及監護人的責任,並有相應的法律責任加以約束﹔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中應該賦予學校應有的管教權力。

  互聯網企業履行好社會責任很重要。蕭泓表示,將對照落實兩部法律中對網絡保護提出的要求,進一步完善防沉迷系統建設,推廣游戲適齡提示,並在產品研發上嚴格把關,生產出更多適合青少年的精品游戲。

  “互聯網企業要與社會各界展開更緊密協作,豐富網絡治理的‘工具箱’,努力成為匯集產業力量的‘連接器’,並加強與家長、專家、第三方機構的長期合作,做專業的‘生態共建者’。” 騰訊公司首席運營官任宇昕說。(本報記者 彭訓文)

(責編:郝孟佳、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