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搞好競賽教育須先把觀眾請來

郭磊
2019年12月05日09:11 | 來源:中國教育報
小字號

場上你來我往,台上空空蕩蕩。據《人民日報》報道,不久前在北京舉行的一項高中足球賽事上,看台上隻有不到10名學生家長。冷清之下,球場上高中生們的叫喊聲格外清晰。

只是這種清晰,透著一言難盡的孤獨。一名家長表示,從小到大,孩子幾乎就是在沒有觀眾的比賽中成長起來的。其實何止是足球比賽?對這樣的場景,熟悉國內校園體育賽事的人應該不會陌生。除了極個別名頭較響的高校賽事,絕大部分校園體育比賽,尤其是基礎教育領域的比賽,觀者寥寥是常規操作。學生們早已習慣了在“小場面”下“自娛自樂”。

冷清的賽事氛圍,對學生和學校都非常不利。對學生來說,常年在不受關注的情況下比賽,心理關就是一道坎:為什麼父母都不來看我打比賽?為什麼文化課競賽家長們都在考場外翹首以盼?為什麼熱愛體育就得不到家長的尊重和重視?搞體育是不是真的低人一等?任由此類心理問題滋生蔓延,隻會使學生對體育的熱愛消解於無形,進而遠離操場,遠離運動。對學校來說,自己的學生打比賽,老師不去助威,家長不去加油,班級也不組織啦啦隊,不論其中有多少具體原因,但在學生們看來,眼前的局面擺明了就仨字:不重視。學生們有自己的判斷力,印象一旦形成,任由學校怎麼刷標語口號,怎麼憂心近視率和肥胖率的指標,學生參與體育的主動性都會大打折扣。如此,並不利於增強學生體質目標的實現。

此外,體育具有獨特的教育功能,這種教育功能是文化課學習極難取代的。團隊精神、競爭意識、力爭上游……這些素質可能一時不會體現在文化課成績上,但卻關乎人一生的成長與發展。然而,要實現體育的教育功能,競賽必不可少,常規的體育課承擔不了競賽的教育作用。沒有競賽,學生的精氣神很難激發,自我教育很難完成。以往的學校體育工作,由於競賽元素的缺失,常被業界詬病“教育功能不完整”。如今,體育課改革的方向已經清晰,競賽在體育教育中的功能得到強調。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曾表示,推動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一個重要方面是要真正開展全員參與的體育比賽。

要完善體育競賽的教育功能,必須要做扎實每一個細節。其中,現場觀眾是最直觀的呈現之一。體育競賽之所以令人著迷,選手和觀眾共同營造的熱烈氣場是重要因素。很多體育組織在處罰違規行為時,通常都會把“關閉部分看台、禁止觀眾入場”列為常備選項,也是出於對削弱違規方競技優勢的考量。如果以此標准衡量,國內校園賽事常年在“自我懲罰”的情況下開展,既讓人啼笑皆非,又讓人心酸憂慮。

鄰國日本的校園體育成績斐然,其兩大代表性賽事——棒球甲子園和高中足球聯賽往往從地區選拔賽開始,就是觀眾爆滿,甚至每場都有電視轉播,及至最后在東京舉行的總決賽,更是受到日本全國矚目。我國的校園體育競技賽事近年來發展迅猛,或許很多賽事水平不高,或許在成人們眼中這不過是孩子們的游戲,但正是在這樣的游戲中,孕育著足以讓人受用一生的精神品質。對家長和校長來說,當你們的孩子和學生上場比賽時,請做第一個報名的觀眾。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編:實習生(劉箏)、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