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挑戰與機遇並存 “95后”海歸如何看待自己 

沈冰清
2019年12月04日09:0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2018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中顯示,23歲到28歲的海歸群體正逐漸成為“海歸大軍”的主力,“95后”海歸正式走入大眾的視線。

  經歷了從國外回到國內、從校園步入社會的雙重轉變,從這個角度來看,相較於同年齡段的國內畢業生,“95后”海歸需要應對的挑戰或許更多。這其中既有環境與身份的雙重變化,也有“留學光環”褪色所帶來的就業壓力的增長。面對挑戰,“95后”海歸又是怎樣克服困難、應對考驗的呢? 今天,就讓我們來聽聽,他們自己怎麼說。

  

  標簽“不摻水” 

  打鐵還需自身硬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步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國內良好的就業前景吸引了大量留學生回國發展。如今,這一趨勢更為顯著,並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歸國潮”。與此同時,隨著中國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國內畢業生的能力與素質也有了顯著提升。

  對“95后”海歸來說,不僅要面對同是海歸的求職者所造成的競爭壓力,還要與國內畢業生競爭工作機會。想要在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就必須主動從心裡拋去優越感,提高自身競爭力。

  杰斯敏(化名)畢業於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是一個1998年出生的年輕海歸。13歲起,他就開始在美國生活,今年剛剛歸國。在杰斯敏看來,海歸有很多種,“客觀地說質量參差不齊”。在留學生群體中,不乏依靠巨大資金投入隻為換得一紙文憑的人,這種情況並不鮮見。“基本上所有公司都了解這種狀況的存在,在面試時也會嚴加把關。”他說。杰斯敏坦言,僅靠“海歸”二字對於找工作不會有太多幫助,是否擁有真才實學才是關鍵。

  因為父母在國內經營著一家公司,杰斯敏回國后選擇先進入自家公司,以鍛煉自己和積累工作經驗。這“近水樓台”也讓他對於企業招收人才的標准有了更深層次的體會。“在平常人眼裡,出去10年是海歸,出去半年也是海歸。但用人單位卻知道‘海歸’這個標簽可能會有的‘水分’。因此想靠‘海歸’標簽投機取巧很難,歸根到底用人單位看的還是求職者的能力。”

  “喜歡”很重要 

  瞄准目標再發力

  王欣(化名)是去年畢業於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碩士生。本科階段她在國內學習漢語言文學專業,碩士則選擇攻讀國際新聞專業,在求職中海外留學的經歷給了她一定的幫助。在她看來,自己最大的優勢之一就是相較於其他同學更好的英語水平,這得益於在英國的留學經歷。

  此外,她還擁有在英國的實習經歷,這讓她能夠具備更好的國際化視野。她抓住了自身的優勢,選擇了如今這份媒體工作,她很喜歡自己的工作。在激烈的就業競爭面前,必須提前做好職業規劃、明確就業方向,才能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最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畢業於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的關詠與王欣擁有相似經歷,此刻,他如願以償地擁有了一份國內大型酒店的管理崗工作。還在讀書時,關詠就明確了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依照自己的既定規劃找了一份實習工作。他的第一份實習是做酒店經理的助手,“雖然工資很少,但積累了很多經驗。”關詠說。

  談起如何“看待”自己的海歸身份,王欣認為,“敢拼”“敢闖”“想要嘗試更多可能性”可能是“95后”共同的標簽。這也生動體現在求職歷程上,自己“喜不喜歡”,一定程度上甚至成為求職進程中比肩薪水和待遇的重要因素。“隻要喜歡做,薪水低些也無妨”是不少“95后”求職時的真實心態。

  雖鍛煉能力 

  留學時光也孤獨

  不少“95后”從小就受到家人的百般呵護,出國留學意味著日常的生活起居都要靠自己打理。這雖然能夠很好地鍛煉獨立生活能力,但是,也不免要以個人的孤獨寂寞為代價。

  對於杰斯敏來說,13歲赴美,自己租房子住,遠在國內的父母除了給他支付學習和生活的費用外,可以提供的其他幫助有限。“在美國一直都是我一個人生活,有時還會受到別人的欺負。”他感慨地說,“平日裡生活也主要靠自己打理,我的車也是自己打工賺錢買的。這些經歷確實令我收獲不少,但回報與付出也難說是否成正比。”

  在海外獨自處理一系列生活和學習難題的經歷,磨練了不少留學生的心性和意志。“有人羨慕我們可以出國留學,但這其中也有許多不為人知的苦惱。”一位曾赴德國留學的學子在他的社交平台上這樣寫道:“那些想家的日日夜夜無處排解,但若是熬過來,回國后再碰上些類似的情緒就都不算事兒了。千裡之外熬過的孤單,最終成了‘鎧甲’。”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