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從“經師”到“人師”:新時代導師的使命擔當

2019年11月19日09:34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不忘初心 立德樹人】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人民幸福的重要源泉,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驅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了教育改革發展的“九個堅持”,如何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如何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是教育領域“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題中應有之義。

導師:師者之師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習近平總書記說,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廣大教師就是打造這支中華民族“夢之隊”的筑夢人。導師,是大學人才培養的關鍵力量,是大學的名片,應成為廣大教師教育報國守初心,立德樹人擔使命的優秀典范。

據統計,目前我國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673萬人,高校專任教師167萬人,其中研究生導師38萬余人。可見,導師是廣大教師中的少數,由導師構成的杰出群體,大師雲集。大學是社會文明的燈塔,教師是公民道德的標杆,立德樹人的踐行者和關鍵,而導師以其學術地位和社會影響,又是關鍵中的關鍵。

導師制是與學分制、班建制並行的三種教育模式之一。導師,既是“學業(論文)指導教師”,也是人才培養的直接責任人,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第一責任人。導師制下,通過師生間一對一的“導學”關系,能夠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實現導師對學生進行學業(論文)、思想、科研、心理等全方位的教育、輔導和指導。我國古代書院有“從游”的傳統,其目的是讓學生與老師充分接觸、耳濡目染,如梅貽琦先生所言,從游既久,其濡染觀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為而成。

導師,不僅是學生的導師,更是師者中的師者。從學術水平上講,導師首先是一個學術職務,學術背景、學術水平和治學能力是遴選導師的學術基礎,指導學生學術,教書育人,是導師的基本職責,因此,導師無疑應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研究能力。雖然在不同國家、不同學校有不同的導師遴選規則,但毋庸置疑的是,導師都是經過嚴格標准選拔的,是大學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學術翹楚。此外,大學教師一般都有研究生學習經歷,都有自己的導師,育人薪火代代相傳,“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導師的德才狀況對廣大教師有著非常重要的引領示范與“關鍵少數”作用,抓住這個“關鍵少數”,就是抓住了立德樹人的“牛鼻子”。

導師:既要做經師更要做人師

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導師不僅要做一日之“經師”,更要做終身之“人師”。

才為德之資,德為才之帥。堅定理想信念,恪守學術道德與社會公德是導師安身立命之本。導師對學生的作用不止於學業,導師制度下,師生間交往除了學業,更多的是導師對學生進行品德行為、治學態度和研究方法的引導,將思想品格和行為習慣養成融入學習體系中,達到導師與學生“同游”的目的。

導師不僅影響高水平人才培養質量,還影響和引領師德師風以及社會風尚。高等教育是學歷教育的最高形式,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核心要素,培養的是治國理政、科學創新與引領各業的高級專門人才。學生學術水平、創新能力與道德修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的教育水准和發展方向,對未來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對社會風尚更有直接的引領示范作用。作為國家人才高地與社會精英,大學生與研究生是公權力部門、公共服務部門的重要人才來源,是黨和國家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后備力量,其德才狀況會對黨風政風產生直接而深遠的影響。

導師:人師重在身教

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寄語廣大教師,“好老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在教師隊伍建設中,我們要正視教師隊伍中特別是導師群體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找差距、抓落實”,加強師德師風建設,踐行初心使命。

立德,首先立師德﹔樹人,首先樹人師。導師在和學生的日常交往以及學術交流中,除營造良好的學術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創新潛力外,還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政治教育、思想引領和倫理規范,使其正確認識時代責任、歷史使命,樹立遠大抱負,恪守學術規范,追求科學精神,樹立正確的“三觀”。以“兩彈一星”元勛為代表的老一輩科學家,以李保國、黃大年、鐘揚等為代表的當代導師,教書育人,樂於奉獻,成為導師群體的優秀代表,也成為激勵一代代人的時代楷模、社會脊梁。

導師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應保証其正當的利益訴求,但導師較之其他職業的特殊性在於,不但要成就自我,更要成就學生,所謂“己欲利則利人,己欲達則達人”。導師的為人之道、為師之道時刻影響著學生,影響其他老師乃至社會,導師應有學者的風范,師者的風骨,堅守本分,以高尚的人格與優良的品德,營造優良的學風、教風和校風,踐行立德樹人的根本宗旨。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    (作者系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基地教授,中南大學黨委副書記,博士生導師伍海泉)

(責編:實習生(唐佳)、何淼)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