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北理工張忠廉:做學生的“勤務員”

王朝陽
2019年11月18日07:49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張忠廉與學生交流。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 徐思軍/攝

  當時針走過午夜12點,校園歸寂於又一個深夜。

  一位耄耋老者和一群青年學子走出教學樓,在相伴而行的路上,仍然不停地討論著實驗中的難題。這既是一天的結束,也是新一天的開始。

  這一幕,在北京理工大學校園裡天天上演。老者的身影,曾“刷爆”過北理師生的朋友圈。這位每天陪伴同學們學習的師長,就是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創始人、84歲高齡的教授張忠廉。

  從青絲到華發,他在北理工的校園裡求知成長,也在這裡教書育人,深耕培養一流人才的教育事業,至今已經與北理工相伴63載。

  在北京理工大學的63年中,張忠廉選擇的人生方向,都和“國家需要”這幾個字有關。

  1952年3月,原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下發文件,將北京工業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前身)的辦學方向調整為服務國防工業建設,自此,北理工開啟了建設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的征程。

  1956年,21歲的張忠廉從遼寧省營口市熊岳高中考入北京工業學院坦克制造專業。在這所培養“紅色國防工程師”的高等學府中,張忠廉開啟了自己的大學生涯。入校后不久,根據國防建設需要,他和另外200多名同學一起轉入無線電系雷達專業。

  1960年4月,張忠廉提前畢業,留校任教。他將火箭儀器儀表和傳感器作為教學科研方向,並負責主持相關實驗室的建設工作。但在1962年9月,他又一次因國家需要,改變科研方向,開始對夜視技術和光電成像技術進行研究。從坦克到無線電,從火箭儀器儀表到夜視技術,張忠廉說:“作為一名北理工人,國家的需要、黨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

  因國家需要而轉變身份的張忠廉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近40年后,1995年,他退休了,一段新的征程開始了。

  張忠廉退休10年前,北京理工大學開始實施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教學改革。張忠廉按照學校要求,面向全系開設了《儀器儀表電子學實驗技術》必修課,“這門課應該算是后來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的前身”。

  2000年,北京理工大學特批15萬元經費,支持張忠廉創建“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希望建設一個跨專業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質的實踐育人新模式。

  經過幾年的積累建設,在張忠廉的帶領下,實驗基地迅速發揮出對人才培養的支撐作用。“在建立最佳知識結構的同時,引導學生逐漸建立最佳智能結構,在本科學習前期通過實驗選修課,打好實踐能力基礎﹔后期則通過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兩個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切實做到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張忠廉也建立起一整套指導學生創新培養的教學模式。

  “可以說,這套體系是我們和學生一起建立的。”每當總結基地的教學模式,張忠廉始終秉持師生並進、教學相長的理念。“我的學生就是我的老師。要教什麼、怎麼教,要問學生的意見。”張忠廉常說,“創新教育不用辯論,把你的辦法拿出來,讓學生到工廠、實驗室中去檢驗。”

  這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是張忠廉從北理工讀書時傳承下來的。大學時,張忠廉是個“雙肩挑的學生干部”。“那個時候,我是校學生總會生活部副部長,要帶頭去總務部門幫忙。”這樣一來,學生工作不可避免地佔用了他的學習時間。多虧學校的學習小組的制度,張忠廉的學習一直沒有掉隊。

  當時,張忠廉所在的小組一共3個人,每天晚上大家都會各自總結一下當天的活動情況、思想變化情況和發現的問題,之后再互相提出改進措施。這些“學友”后來也都成為了他事業發展中互幫互助的親密伙伴。

  現在,作為老師的張忠廉也總是教育學生:“加入幾個團隊、小組,在成長發展中非常重要。”留校工作以后,張忠廉也將“建立學習課外活動小組”的方法傳承了下來,課堂內外,張忠廉經常將學生組織起來,鼓勵大家以小組形式,研究一個項目、一個問題,互相討論、溫故知新,培養大家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學習質量。

  學生時代,張忠廉最敬佩的老師是北京理工大學無線電系教師厲寬。厲寬給學生上課時,講課思路清晰、知識系統詳盡,他不僅要求學生做好筆記,自己對寫板書也非常用心,一節課下來,黑板幾乎成了“白板”。

  “厲老師對學生要求嚴格,工作細心負責,總能以學生為中心,發掘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而進行針對性地教學。”張忠廉在這樣的言傳身教下受益匪淺,而“以學生為中心”的為師之道,也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中。

  實驗基地建立已經19年了,在張忠廉指導下做過創新實踐的學生們,總是稱呼自己為“基地”的人,“基地能夠打破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愛好與興趣,使我們能夠自主學習,並且通過參加競賽調動我們的積極性,做到了學以致用。這裡有甘於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的老師,他們一心一意、踏踏實實傳授知識,為同學們樹立了榜樣,在基地環境的熏陶下,我們變得踏實誠懇,懂得團隊合作,不僅豐富了知識,世界觀、人生觀也得到了塑造。”2008屆畢業生王本欣這樣回憶張忠廉的言傳身教。

  “隻讓學生被動接受,是不可能培養出創新人才的,我鼓勵學生放手去創造,這是基地成功的關鍵。”張忠廉總結出了一套實踐型培養模式:課堂上,老師先系統地講解知識,再引導學生進行模塊實踐,最后學生手寫總結報告深化記憶學習﹔而課外活動中,先讓學生動手實踐,做一個與期望目的差不多的模型,然后教師再介入,進行針對性地指導。

  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自2000年成立以來,培養了一大批創新能力突出的優秀學生,多次獲得省市級、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等各類創新大賽上摘金奪銀,碩果累累。1萬余名學子曾在這裡鍛煉成長,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已經成為學校創新實踐育人的招牌。

  2016年,一篇僅有531個字,題為《在北理工,有一盞燈叫“深夜十一點的4002”》的“新聞特寫”,發表在北理工新聞網上,不一會兒點擊量就達到了1萬多次。它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北理工專屬詞匯——“4002的燈光”。

  文中寫道,“深夜11點的信息教學樓,其他教室早已是一片沉寂,而4002的燈,依舊亮著。4002,沒有什麼不同,將近300平方米的面積,258個座位,108盞燈,它只是信息教學樓6個階梯教室中普通的一間﹔4002,確有不同,每到子夜,依舊有百余名學子在此堅守,挑燈夜戰……”

  “4002的燈光”,是80多歲高齡的張忠廉每天堅持為勤學的學子們駐守的4002教室的燈光。這個看起來普通的舉動,他已經堅持了10多年。每個深夜的校園裡,幾乎都有這位老人的身影。

  光電創新教育實驗基地每個學期制訂教學計劃前,張忠廉都會找學生聊一聊,傾聽學生的需要,再據此制訂基地的教學內容。每學期基地的上課時間,都是經過張忠廉的再三協調,力求讓每個選課的學生都不存在課表沖突的情況。有時候學生因病誤課,他還會細心地安排基地老師補課。在精力允許的情況下,每份作業張忠廉都會親自批閱,還會把優秀作業集結成冊,留給下一屆的學生參考學習。

  已經退休20多年的張忠廉,幾乎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如果有人問他為什麼這樣做,“看到學生的成功我會感到無比快樂。”就是他給出的答案。

  作為老一輩北理工人,張忠廉在指導學生創新實踐的過程中,特別重視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將思政融入教學、課外科技活動及基地文化建設中。他精心指導學生設計制作的機械類創新作品《長征組歌》憑借滿分成績,獲得第五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

  為了做好教學計劃、因材施教,每屆學生進入基地時,張忠廉都要求大家寫400字的自我介紹,並親自閱讀,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不用擔心我的身體,每天都有學生送我回家。他們都是把我送到家門口再離開,十幾年一直如此,尤其是遇到雨雪交加的天氣,學生們更是盡心陪伴。”張忠廉就住在校園裡,他回家路上,總少不了和他討論問題的學生。隨著張忠廉年齡越來越大,學生們對“光電老爺爺”更是一路相伴護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好老師”張忠廉贏得了一代代北理工學子的尊重和愛戴,在由全體學生投票的北理工“我愛我師”評選中,張忠廉多次高票當選。

  “我沒有什麼好宣傳的。”面對採訪,張忠廉不時說起這句話,但提到學生,他卻如數家珍,慈祥的笑容裡幸福滿滿。“我的學生都比我強,他們年輕、聰明、接受新鮮事物快,我不會用電腦語言,都是他們教我的。他們就像賽場上比賽的選手,跑得都很快,我的作用只是在他們需要的時候遞水遞毛巾,做好他們的勤務員。”

  現在,令張忠廉欣慰的是創新基地的兩位青年教師張麗君和王冬曉,也和他一樣,每天在教學一線不辭辛勞、忘我工作。“我們是一個團隊,當我老到不能走路的時候,還有他們把基地的精神、把北理工的精神傳承發揚下去,我就放心了。”

 

(責編:何淼、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