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花分一脈香(跨越太平洋的記憶(13))
圖片來源:昵圖網 |
布盧明頓的秋,同國內似乎並無太大分別。這座位於美國中北部的小鎮,三面被森林環繞著,層層疊疊的綠樹和鳥鳴擁裹起生活,使生活在其間的人對季節的感知也多了幾分敏銳。轉眼間,我在美國的訪學生活已半年有余,經歷了盎然的春、炎炎的夏,工作、生活早已步入正軌。不過,在秋風乍起的時節,卻總覺得身邊少了些什麼,令人尋尋覓覓,悵然若失。
是了,是那一縷清幽甜美的桂香。
對這種有著清甜氣味的黃色小花產生印象,是在十多年前初上大學時。那年9月,校園裡金桂的馨香熨帖了我離家千裡的緊張心緒,我開始關注起這種以前不曾留意的花。點點金黃一簇簇地掩映在綠葉間,如碎金、如繁星,不奪人眼目,卻以倔強而獨立的姿態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芬芳。它的香味不灼不柔,帶著仿佛來自遠山空澗的幽遠,在用力去聞時有若即若離的神秘,卻又總在不經意間浸染了衣襟。此后7年,桂香總在秋天如約而至,見証我從一名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的本科生成長為古代文學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后我回到家鄉工作,驚喜的是單位院子裡也有兩株桂花樹。桂香陪伴著我從學習中國文學到從事中國文學的研究工作,在我的記憶裡,這縷花香已經和書香合而為一、難解難分了。
今秋身在異國,不能聞見金桂飄香,似乎少了秋天到來的儀式感。幸而,這缺憾還得以通過書香彌補幾分。我所在的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東亞文化研究中心,這學期開設了一門針對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文言文課程,我申請了旁聽,想感受一下從英語視角對中國古典文學語言的闡釋。本以為不過是用英語介紹文言文的概況、翻譯幾篇名家名作而已,沒想到從第一堂課開始,便是扎扎實實的文言文精讀細學——從繁體字的識認到文言句式結構的分析,再到整篇文本含義的把握,老師教得扎扎實實,學生們也學得異常認真。他們學習的文本,有《孟子》《大學》等典籍中的選篇,也有古詩十九首、唐詩等文學經典。學生大多數是美國人,也有中國留學生。與這些20歲上下的學生們坐在一起念誦古文古詩,我仿佛回到了大學時代的課堂,只是如今身邊是有著不同膚色發色、不同國籍和文化背景的同學。
在東亞文化中心的訪問學習中,我時常驚訝於美國大學生學習、思考中國文學和文化的深度。上學期,我旁聽了一門研究中國古典文學中女性作家書寫的課程,也曾幫助選修漢語普通話的本科生們練習漢語口語。在與這些學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他們對中國文化的好奇與熱愛。他們不僅將漢語作為一門語言進行學習,更願意以此為工具和窗口,探索中國文化幾千年歷史凝結的豐富與壯麗。在古典文學課堂上,他們從文學作品出發,思考作品與特定時代文化背景的聯接,感受中國語言文字與文化意蘊之美﹔在課堂之外,他們看中國綜藝、聽中國歌曲,也會通過了解各種資訊對中國社會現象提出自己的見解。如今,看到這些美國的年輕人們一筆一畫地學習繁體字、一字一句地解讀文言文,我在最初的驚訝之外,更多了幾分感動和自豪。
我又想起初來美國時幫助我學習英語的老師瑪麗安。瑪麗安是歷史系的退休教授,她在上世紀80年代初曾去中國湖北做志願者教英語,一待就是四五年,練就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還在中國結識了她的先生,一位當時正在中國援建的澳大利亞工程師,成就了30多年的跨國姻緣。也因為如此,她對中國有份特殊的感情,時常向我回憶起她年輕時在中國的經歷。
在瑪麗安和美國學生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一條中美文化交流的歷史紐帶。30多年前,年輕的瑪麗安們將西方文化帶到中國,同時也在中國大地上潛移默化地感知著古老深邃的中華文化﹔如今,美國的大學生們主動學習中國古典文學,中華文化漂洋過海,與西方文化在美國大地上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這些不同時代的年輕人也許並未做出什麼壯舉,然而正是這種細水長流,搭建起東西文化對話的穩固橋梁,讓中華文化在域外更廣泛地生根發芽。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淡然而超脫的桂花,不正是歷久彌新、香遠益清的中華文化之寫照嗎?異國的秋,雖然沒有心心念念的桂香,但中華文化的芬芳卻擁有跨越太平洋的力量,將中美兩國人民的心意連在一起。這對於無數漂泊在異鄉秋色裡的中國心,應是溫暖而有力的安慰吧!
(作者簡介:孫亞男,山東社會科學院助理研究員,現為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訪問學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