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特殊幼兒園有27個“天使”
幼兒園老師和學生在玩游戲
這所幼兒園有些特別:可以容納6個班60個學位,卻僅僅招到了3個班、共27個孩子﹔每個孩子入園時,都會進行評估,然后制定個人學習計劃﹔在這裡學會加減法、學會寫自己的名字並不是這裡重要的教學內容,而是教會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近日,記者來到這所鮮為人知的特別的幼兒園——番禺區培智學校特教幼兒部採訪,了解發生在這裡的故事。
特殊訓練
加強特殊孩子規則意識
上午9時多,太陽暖暖地照在操場上,幾位老師分別帶著幾組孩子在操場上開展游戲活動。孩子們或騎著平衡車玩耍,或在老師的帶領下,一個小朋友拉著一個小朋友衣服的一角排隊前行。
“這是日常的訓練內容嗎?”面對記者的疑問,該學校幼兒部主任朱陽點了點頭,“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要遵守規則。但對於部分有障礙類型的孩子而言,他們的社會意識比較弱一些。我們會特別加強他們的規則意識。”
朱陽介紹,“目前,我們共有27個孩子,包括有孤獨症譜系障礙(自閉症)、發育遲緩、聽障等不同障礙類型的孩子。每個孩子進學校時,我們會在第一個月進行首次評估,然后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個人檔案和個性化的學習計劃。”
“我們希望通過這裡的這些活動,能激發孩子陽光快樂的一面,體驗到像普通幼兒園一樣的生活、學習和游戲,希望他們有機會能夠回歸普幼、普小學校。”朱陽說,尊重每一個生命,通過更完善的教育康復服務,過上高品質的生活,這是我們開展教育康復的目的。
“招生難”
設6個班招了27個孩子
據介紹,番禺培智學校幼兒部於2014年成立,是廣州首個培智學校專業化配置的幼兒部,規模可容納6個班(小班、中班、大班各2個),每班10個學生,目前招收了3個班,其中中班1個,大班2個,共27個孩子。
比起學齡段入學的火爆,為什麼這所特教幼兒部會招生不足呢?朱陽坦誠地回答,“有些家長不知道番禺有學前特殊教育幼兒園,還有一些家長並不願意承認孩子是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現實。”
朱陽告訴記者,對於學前特殊教育,其實家長有不少認識的誤區,其中一個比較普遍的誤區是對課程內容的認識存在偏差。
“不少家長送孩子過來的時候會問我們,孩子什麼時候能學會加減法,什麼時候能學會寫自己的名字,什麼時候會說話。但這並不是我們教學的重要內容。”朱陽舉例說,普通人的注意力就像日光燈,光線是發散的,所以我們能注意到周邊發生的事件事物,而自閉症的孩子注意力模式更像“激光”,隻有一個點,除了他關注的那一個點,其他的人、事、物都會被屏蔽掉,這其中包括學科知識,以及周圍的人和環境。
朱陽表示,“有些輕症的自閉症孩子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時,會出現上課尖叫、隨意走動,甚至攻擊行為,其實就有對環境適應能力弱、規則意識的缺失的原因。而這些正是我們特殊幼兒教育的重點。隻有改善了這些問題,孩子將來才能更好地融入普通班級,將來才有可能融入社會、社區生活。”
溫暖
他們的話語字典裡沒有“不”字
目前,番禺培智學校幼兒部有特教專業教師5名,學前教育專業教師3名,護理專業1名,專業老師1名。
相對於繁重教學康復需求與巡回指導任務來說,這些老師遠遠不夠。朱陽表示,“未來還需要招聘更多的專業老師。”
“非常有愛!”朱陽這樣評價他們的教師團隊,“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要高效實施,首先是要贏得孩子的信任,有些孩子非常敏感,不喜歡環境變化,要實現教學目標,第一步就是獲取孩子的信任,這就需要愛心和耐心。例如,9月份新生入學,很多孩子不適應學校環境,一天都緊張焦慮地哭。我們的老師就整天抱著孩子安撫,連午休都抱著睡。就是這樣,孩子一周后適應了學校環境,喜歡上老師,也喜歡上學校了,家長們都很放心。”
朱陽說,“這裡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比較弱,有十幾個孩子評估到發展水平相當於1歲左右的嬰幼兒。很多時候前一刻吃著手指,下一刻就用那隻滿是口水的手玩玩具、吃東西,或者拉老師的手,觸摸我們的臉,我們都不可以躲閃,而是教導他如何正確與人互動。所以我們都會穿上圍裙上課,圍裙裡有紙巾、消毒巾、免洗洗手液,隨時幫助他們擦拭手和臉,幫孩子擦屁股換尿布,室內物品的清潔消毒更是常規工作。”
“面對孩子一些不當行為,我們會採用誘導增強好的行為替換問題行為的方式,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引導他們,告訴他們該怎麼做。”朱陽表示,在特教幼兒老師的話語字典裡沒有“不”字,也沒有否定句。
近年來特殊教育相關知識在快速更新,幼兒部非常重視教師們的專業成長,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更新知識技能。“特殊教育需要掌握的不僅是教育知識,還有醫學生理基礎知識,特別是近幾年發展迅速的腦科學知識,這讓我們不能停下來。”
聲音
在社區附近創建特教幼兒部
“其實,我是非常希望越來越少的孩子需要入讀這所特教幼兒園,願每個小朋友都是健健康康的。但難免會有不幸墜落於凡間的‘折翼天使’,他們需要更多的大愛以及更專業的人員去呵護、幫助孩子盡可能地康復或有所改善。”番禺區石樓鎮中心幼兒園園長林秋梅表示。
截至目前,根據番禺區殘聯提供的數據顯示,在區殘聯辦理了殘疾証的學前幼兒約有93名,他們主要到位於大石會江的省殘疾人康復中心、位於市橋的區殘疾人康復中心和一些普通融合園接受學前教育,“我們主要接收中重度的特殊兒童,很多家長更願意把特殊兒童送到康復中心、普通融合幼兒園,因為這些機構的名字讓他們相信孩子還有完全康復的希望。”目前,番禺區大約有20名不同障礙類型的兒童入讀了融合幼兒園。
根據這些狀況,朱陽建議將特教幼兒部更名為兒童發展中心。換個名字,也許更多家長願意把孩子送過來。“現在整個大環境越來越重視特殊教育,但是為了讓更多的家長容易接受,我認為可以將幼兒部建在離社區更近或離普通幼兒園近的社區裡,改為兒童發展中心,不僅僅接受中、重度的特殊幼兒,還幫助一些體弱多病和發展失衡的幼兒做一些教育康復,相信能幫助更多有需求的孩子。”
孤殘貧困兒童入園
每人每年資助四千元
作為全國和廣東省的學前教育實驗區,番禺區教育局一直致力於推動公益普惠發展,保障特殊兒童共享優質學前教育,不僅要求各鎮安排不少於1所幼兒園接收輕度殘疾適齡兒童隨班就讀,還按照培智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准減免收費,並對接收園給予5倍的經費補助,對任班教師發放特殊津貼每月200元。對入園特殊幼兒補助減免保教費,對孤殘貧困兒童入園每人每年資助4000元。(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肖桂來 通訊員崔智穎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波、肖桂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