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本網原創

新中國高等教育70年高峰論壇舉辦 專家學者南京論道

2019年11月03日14:4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南京11月3日電(孫競)11月1日至3日,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19·秋)在南京舉行。作為本次高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江蘇省教育廳支持、河海大學承辦的“新中國高等教育70年高峰論壇”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召開。

本次論壇以“1+6”的形式舉行,設一個主論壇和六個分論壇,系統地梳理回顧新中國高等教育70年發展歷程與輝煌成就,總結發展經驗,推進新時代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

在主論壇上,參與論壇報告的學者、專家圍繞自己研究的領域發表演講,報告涵蓋了農科、藝術、水利、理工科、高等職業教育等在內的幾大高等教育學科分支。

談高等農科教育:高等農業院校要適變、應變和求變

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王濤在主論壇上就“新中國高等農科教育70年”為主題作報告。他指出,發展新農科,本質上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農業農村發展對高等農業院校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高等農業院校成長的內在要求。

“截至2017年底,農業教育全國在校本專科生達46.9萬余人,研究生12萬,建國以來已經為社會輸送了234.6萬人才,為我國的三農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王濤介紹。

王濤表示,國家不斷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提升,高等農業院校也要適變、應變和求變。建設“新農科”,要加快轉變人才培養方式,加快轉變專業發展方式,加快推動教學改革,加快推動產學研融合。

談高等藝術教育:70年碩果累累 已形成中國品牌

南京藝術學院院長劉偉冬在題為“新中國高等藝術教育70年”的報告中表示,新中國藝術教育的70年碩果累累,在承續傳統、借鑒他者的基礎上形成了中國品牌。

劉偉冬提到,在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藝術學科具有特殊的意義。不僅具有高等教育各學科的共同屬性,例如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等,同時還肩負著當代文化建設的神聖使命。新中國高等藝術教育70年,在尊重高等教育規律與藝術學科規律的同時,為傳承和發展民族藝術文化提供了高質量的人才,同時在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展、推動社會文化進步以及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劉偉冬強調,新時代高等藝術教育的發展過程當中,值得關切的是藝術教育與美育之間的聯系。“全社會的美育教育,在新時代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全民的、全社會的美育要達到一種新的高度,否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會有缺陷。而藝術教育一定是美育教育的一個非常寬闊的路徑,是達到美育教育很好的一個平台。”

談高等水利教育:要走向國際舞台 參與全球水治理

主論壇上,河海大學校長徐輝就“新中國高等水利教育70年”為題發表報告。他介紹,建國之初,水利類高校隻有8所,當時在校學生不到一千人。2019年,全國共有144所高校設置了水利學科專業,在校本科生超過20萬人,專科生超過10萬人。水利學科的規模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升,現代教育手段得到廣泛運用,對外合作辦學體系逐步健全,充分滿足了水利發展的需求。

徐輝表示,高等水利教育70年的發展,離不開整個中國高等教育的大力發展,離不開行業的需求,並且與全球水治理問題結合緊密。新時代對水利高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創新轉型,從原來工程技術人才培養向管理方向拓展,圍繞生態環境、民生需求培養人才。

談及面向未來使命和擔當,他強調,“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這16個字,是水利行業發展、水利工作的要求,也是水利人才培養、水利科技發展的方向。“我們要走向國際舞台,就要推進水利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進程,要參與全球水治理相關的科研工作、人才培養工作,從而得到國際認可。”徐輝最后說。

談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職教高考制度 拓展職教教育功能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大國工匠的搖籃,高技術質量人才成長的地方,歷經70年不懈的努力,奏響了智能強國,職教興邦的一首壯歌。”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院長薛茂雲在題為“新中國高等職業教育70年”的報告中表示。

薛茂雲說,職業教育離不開區域地方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西藏、青海、寧夏、海南以外,其他各省高職院所數量都在20所以上,職業院校的分布和區域的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密不可分,呈一個正向比的關系。同時,高職院校為制造業培養和輸送170萬畢業生,為鄉村振興培養了4.5萬名技術技能人才。

報告中,薛茂雲同時表達了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一些反思:一是政策和專項驅動的發展邏輯導致了高職教育發展內生的動力不足﹔二是普通高等教育強大的磁場吸引力,導致高職教育缺乏應有的自信﹔三是前期規模擴張負效應,導致了高職院校同質化現象突出,學校本身內部虛胖,體制不健全。他建議,改革職教高考制度,使職業高考和普通高考慢慢分離。此外,要拓展教育的功能,凸顯高職教育的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的功能,優化結構、提升層次,實現職業教育內部宗旨和高職之間的有效銜接。

談高等工科教育:我國理工科院校數量增長得最多、最快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工程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浙江大學陸國棟教授在主論壇上以“新中國70年理工科院校發展變遷”為題發言。他指出,新中國成立以來,理工科類院校數量變遷與整個國家的發展緊密相關,且理工科院校數量是增加最多最快的,70年增長了33倍,佔比從1949年的13.66%增長到2018年的35.35%,基本上是“三分天下有其一”。

從理工科院校發展的現狀來看,在本科高校的空間分布上,理工類佔到30%,農林類4.3%,師范類13%,醫藥類8.54%,綜合類13.24%。並且,理工類本科高校重點大學佔比要高於本科高校的平均佔比,相對優勢比較明顯。

“在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理工類高校佔了47.62%﹔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理工類佔了32.63%。由此可見,我國對理工類院校的重視,這也是理工類院校強勢和優勢的一種體現。”陸國棟說。

(責編:馮粒、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