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海歸之所以選擇杭州是因為 這裡要做創業者的夢想地

本報記者  孫亞慧
2019年10月23日08: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姚冀眾(左)與團隊成員展示鈣鈦礦光伏組件

  圖為宋寧團隊的成員正在實驗室做實驗
  本報記者 孫亞慧攝

  杭州向西,越過西溪濕地,840多個海歸創業團隊匯聚在這裡,這裡就是杭州未來科技城。“我負責陽光雨露,你負責茁壯成長”,在這裡,這是不少海歸創業者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未來科技城管委會提出的這句響亮口號,是擲地有聲的承諾,給了更多創業團隊敢拼敢闖的底氣。

    

  熱帶雨林式的人才生態系統

  宋寧還記得,2016年,他隻身一人來到杭州的時候,從工商銀行浙江省分行打車來到未來科技城,一路暢通無阻,不到半小時就到了。而現在,相同的路程,時間得長出一倍還多。

  那時,他連杭州的東南西北都分不清。從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到日本國立長崎大學,再到回國后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任教,在這含金量十足的發展軌跡中,宋寧最終決定將下一筆畫向西子湖畔。

  准備好評審材料、完成項目答辯,在走出會議室准備返程回上海的時候,當時還是未來科技城管委會副主任的趙喜凱追出房間,在走廊攔住了宋寧。

  “‘聽了你的答辯,專家和我覺得項目團隊非常好,我們很希望你可以考慮來這裡落戶。’這是趙主任當時的話。我覺得他一定不隻對我一個人這樣,一定是碰到了好項目他就會追出去,想方設法把人給留住。”促使自己打定主意留下來的,還是未來科技城的引才誠意,走廊裡的幾分鐘談話,讓宋寧做出了這個重大決定。

  當年9月,宋寧領銜的杭州德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未來科技城注冊成立。“我慶幸自己運氣好,第一次就選擇了這裡。”他說。

  醫療行業創業鏈條長、進度慢、耗時長,對於像宋寧這樣的醫療領域創業團隊來說,擁有足夠的成長時間顯得尤為重要。未來科技城人才服務中心主任徐來瑩所介紹的“熱帶雨林式的人才生態系統”,可以讓每位創業者擁有充足的“陽光”和“水分”,從而實現茁壯生長。

  “在熱帶雨林裡,植物的成長並沒有一個共同的標准,可以自由生長,每一株植物都不會被定義。就像科技城的每一個項目,我們不用常規思維來看有多少產出、投入是多少、明年稅收會是多少……政府隻提供服務,為創業者創造自由成長的空間,幫助其降低創業風險。”徐來瑩說。

  在創新創業上開足馬力

  在遺傳病診斷領域,通過看染色體來判斷是否有遺傳病的流程非常耗時,以前不少醫院需要30—40天才能最終出檢測報告。宋寧與團隊正是看到了這個行業痛點,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快速分析染色體。今年2月,該團隊的核心技術已在醫療影像領域國際頂級期刊IEEE-TMI上發表。

  3月,團隊研發的設備正式上市,已在杭州、寧波、長沙不少醫院投入使用。宋寧驕傲地告訴記者,相較於使用德國徠卡、蔡司系統的設備動輒一兩百萬的價格,他們所研發的產品費用低,分析效率卻大幅提高,速度提升近10倍,平均3分多鐘就能完成病例分析。

  短短3年間,宋寧團隊所實現的發展,也是整個未來科技城引進海外人才、實現創新引領發展的縮影。

  數據顯示,自2011年成立以來,這裡在8年間已累計引進和培育海歸人才3400余名,其中海外院士5名。同時,擁有海歸創業團隊840余個,有效推動了創新創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稅收從11.7億元上升到285.6億元,年均增幅達到57.8%。

  1988年出生的姚冀眾是土生土長的杭州人,2008年,還在浙江大學讀書的他,與校友顏步一共同獲得了亞太能源合作組織提供的全額獎學金機會,前往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學習光伏發電。兩年的學習,讓他對光伏領域產生了濃厚興趣。之后,姚冀眾又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拿到了博士學位。

  2009年,首次被嘗試用於光伏發電領域的人工合成材料鈣鈦礦,在留學期間成為姚冀眾關注的重點,這種材料性能優異、價格低廉,姚冀眾看到了創業的機會。“我跟導師商量,能不能回國申請一下經費支持,在國內可能會發展得更好。”

  營造引育人才的完整生態

  回國后的姚冀眾擁有了全新的身份——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2017年,他帶領創業團隊研制出鈣鈦礦光伏組件,光電轉換率達到15.24%,刷新了此前該領域12.1%的世界紀錄。

  而這只是開始。2017年5月,光電轉化率提高到16.0%﹔12月,成績提升至17.4%﹔2018年夏天,鈣鈦礦小組件效率再創新高,達到17.9%,穩態功率輸出效率為17.3%,又一次刷新了此前自己保持的世界紀錄。

  作為還處於創業初期的團隊,姚冀眾告訴記者,雖然將新產品推廣到成熟的能源市場面臨一些困難,但對於這個研發人員平均年齡隻有30歲左右的年輕團隊來說,前方有很多機會,也有無限可能性。

  在未來科技城引育的海歸人才中,35歲以下的佔39%。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佔95%,擁有博士學位的佔45%。優秀人才的不斷涌入成為杭州創新創業發展的強勁助力。

  據徐來瑩介紹,為優化海歸人才發展環境,建設國際化人才社區和綠色城市,未來科技城提供了對標國際標准的高質量生活配套服務。“醫療供給、子女教育、公共交通配套、文化體育公共設施……搭建整個生態系統,讓這裡成為創業者的夢想之地,讓海歸人才真正願意留下來。”她說。

  引才引智、求賢若渴、護才愛才的氛圍已逐漸在整個城市形成。

  “想要入駐的人才團隊越來越多、項目質量都很高。我們的空間就慢慢緊張起來了,篩選起來也越來越難,難以取舍。”這就是徐來瑩現在常常會有的“幸福的煩惱”。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