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兒童保健品亂象應強化保護意識
近年來,為了給孩子在身高、智力、健康等方面提供助力,不少愛子心切的家長將各種兒童保健品送進孩子口中。然而,一些不法企業、商家也抓住了家長這種心理,以非法添加、虛假宣傳、非法傳銷等各種手法騙取消費者的錢財,致使兒童保健品市場出現各種亂象。記者採訪發現,一般情況下,正常發育、合理進食的孩子並不急需保健品,兒童食用保健品需要格外謹慎,服用不當甚至會對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相關專家指出,兒童保健品市場治理勢在必行,行政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管,重拳整治兒童保健品市場。(10月20日《法制日報》)
根據相關定義,保健(功能)食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調節人體機能,適用於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長期以來,公眾有一個普遍而根深蒂固的觀點,認為保健食品即便食之無益,但也絕對無害。孝敬長輩,關愛晚輩,逢節送禮都會選擇保健食品。
由於整個社會對保健食品濫用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在“不利但無害”的普遍心態下,從消費選擇到監管力度,為保健食品行業亂象提供了方便。在兒童保健食品領域,基於“逢考必補”的保護心態誘使,家長們往往會不遺余力地用保健食品給孩子進補,至於是否有效,會不會給身體帶來傷害,還缺乏安全意識。簡單來說,保健食品對兒童身體所帶來的傷害,並沒有真正引起各方的重視,更沒有觸發政策層面的反應。
要從根本上整治兒童保健食品亂象,還得從提高公共安全意識入手,以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為目標,在科學評估、合理化建議、專業化參考等政策介入下,為兒童服用保健食品設置安全閥,才能避免家長被虛假宣傳所誘導,促使監管手段提檔升級,讓未成年人的權利免於被無意識傷害,而能得到有意識的保護。
因此要堅持不懈地進行科學常識的普及,提高家長、社會公眾和監管者的保護意識,讓他們成為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遵守者,還要通過對相關法律的完善和制定,明確界定各方權利和承擔的義務,補上法律規定方面的短板,對未成年人的保護才能夠達到以點帶面的提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