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試卷二【6】

2016年09月26日08:34 | 來源:中國普法網
小字號
原標題: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試卷二

  76.財政局干部李某在機關外兼職。關於李某兼職,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為發揮個人專長可在外兼職

  B.兼職應經有關機關批准

  C.不得領取兼職報酬

  D.兼職情況應向社會公示

  77.某省會城市的市政府擬制定限制電動自行車通行的規章。關於此規章的制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應先列入市政府年度規章制定工作計劃中,未列入不得制定

  B.起草該規章應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

  C.此規章送審稿的說明應對制定規章的必要性、規定的主要措施和有關方面的意見等情況作出說明

  D.市政府法制機構認為制定此規章基本條件尚不成熟,可將規章送審稿退回起草單位

  78.《執業醫師法》規定,執業醫師需依法取得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發放的執業醫師資格,並經注冊后方能執業。關於執業醫師資格,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該資格屬於直接關系人身健康,需按照技術規范通過檢驗、檢測確定申請人條件的許可

  B.對《執業醫師法》規定的取得資格的條件和要求,部門規章不得作出具體規定

  C.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應公開舉行

  D.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執業醫師資格考試,不得組織強制性考前培訓

  79.關於行政許可的設定權限,下列哪些說法是不正確的?

  A.必要時省政府制定的規章可設定企業的設立登記及其前置性行政許可

  B.地方性法規可設定應由國家統一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格、資質的行政許可

  C.必要時國務院部門可採用發布決定的方式設定臨時性行政許可

  D.省政府報國務院批准后可在本區域停止實施行政法規設定的有關經濟事務的行政許可

  80.關於一個行政機關行使有關行政機關的行政許可權和行政處罰權的安排,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涉及行政處罰的,由國務院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決定

  B.涉及行政許可的,由經國務院批准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決定

  C.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隻能由公安機關行使,不得交由其他行政機關行使

  D.由公安機關行使的行政許可,不得交由其他行政機關行使

  81.下列哪些行政行為不屬於行政處罰?

  A.質監局對甲企業涉嫌冒用他人商品識別代碼的產品予以先行登記保存

  B.食品藥品監管局責令乙企業召回已上市銷售的不符合藥品安全標准的藥品

  C.環保局對排污超標的丙企業作出責令停產6個月的決定

  D.工商局責令銷售不合格產品的丁企業支付消費者3倍賠償金

  82.某工商局因陳某擅自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扣押其從事違法經營活動的電腦15台,后作出沒收被扣電腦的決定。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工商局應制作並當場交付扣押決定書和扣押清單

  B.因扣押電腦數量較多,作出扣押決定前工商局應告知陳某享有要求聽証的權利

  C.對扣押的電腦,工商局不得使用

  D.因扣押行為系過程性行政行為,陳某不能單獨對扣押行為提起行政訴訟

  83.對於下列起訴,哪些不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

  A.某公司與縣政府簽訂天然氣特許經營協議,雙方發生糾紛后該公司以縣政府不依法履行協議向法院起訴

  B.環保局干部孫某對定期考核被定為不稱職向法院起訴

  C.李某與房屋征收主管部門簽訂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后李某不履行協議,房屋征收主管部門向法院起訴

  D.縣政府發布全縣征地補償安置標准的文件,村民萬某以文件確定的補償標准過低為由向法院起訴

  84.交警大隊以方某闖紅燈為由當場處以50元罰款,方某不服起訴。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關於簡易程序,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

  B.法院應在立案之日起30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延長的經批准可延長

  C.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D.對適用簡易程序作出的判決,當事人不得提出上訴

  85.甲、乙兩村因土地使用權發生爭議,縣政府裁決使用權歸甲村。乙村不服向法院起訴撤銷縣政府的裁決,並請求法院判定使用權歸乙村。關於乙村提出的土地使用權歸屬請求,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A.除非有正當理由的,乙村應於第一審開庭審理前提出

  B.法院作出不予准許決定的,乙村可申請復議一次

  C.法院應單獨立案

  D.法院應另行組成合議庭審理

  三、不定項選擇題。每題所設選項中至少有一個正確答案,多選、少選、錯選或不選均不得分。本部分含86—100題,每題2分,共30分。

  (一)

  甲將私家車借給無駕照的乙使用。乙夜間駕車與其叔丙出行,途中遇劉某過馬路,不慎將其撞成重傷,車輛亦受損。丙下車查看情況,對乙謊稱自己留下打電話叫救護車,讓乙趕緊將車開走。乙離去后,丙將劉某藏匿在草叢中離開。劉某因錯過搶救時機身亡。(事實一)

  為逃避刑事責任,乙找到有駕照的丁,讓丁去公安機關“自首”,謊稱案發當晚是丁駕車。丁照辦。公安機關找甲取証時,甲想到若說是乙造成事故,自己作為被保險人就無法從保險公司獲得車損賠償,便謊稱當晚將車借給了丁。(事實二)

  后甲找到在私營保險公司當定損員的朋友陳某,告知其真相,請求其幫忙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陳某遂向保險公司報告說是丁駕車造成事故,並隱瞞其他不利於甲的事實。甲順利獲得7萬元保險賠償。(事實三)

  請回答第86—88題。

  86.關於事實一的分析,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乙交通肇事后逃逸致劉某死亡,構成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B.乙交通肇事且致使劉某死亡,構成交通肇事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數罪並罰

  C.丙與乙都應對劉某的死亡負責,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共同正犯

  D.丙將劉某藏匿致使其錯過搶救時機身亡,構成故意殺人罪

  87.關於事實二的分析,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偽証罪與包庇罪是相互排斥的關系,甲不可能既構成偽証罪又構成包庇罪

  B.甲的主觀目的在於騙取保險金,沒有妨害司法的故意,不構成妨害司法罪

  C.乙唆使丁代替自己承擔交通肇事的責任,就此構成教唆犯

  D.丁的“自首”行為干擾了司法機關的正常活動,觸犯包庇罪

  88.關於事實三的分析,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甲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原因,騙取保險金,觸犯保險詐騙罪

  B.甲既觸犯保險詐騙罪,又觸犯詐騙罪,由於兩罪性質不同,應數罪並罰

  C.陳某未將保險金據為己有,因欠缺非法佔有目的不構成職務侵佔罪

  D.陳某與甲密切配合,騙取保險金,兩人構成保險詐騙罪的共犯

(責編:林露、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