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升初招生拉開大幕 現場:家長凌晨來排隊【2】

相關政策
民辦初中自主招生比仍為2:8
根據《南京市2016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工作指導意見》,民辦小學實行免試按計劃招生。嚴格核定民辦初中招生計劃,當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時,實行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兩種形式,2016年電腦派位和自主招生比例仍為2:8。
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從去年開始,民辦校的招生比例發生變化,這給了優秀學生更多的機會。
數學有個“良好”,再多証書都惘然
門檻真高
全優、全三好仍是基本門檻,缺一點點都不行
近年來,玄外小升初報名登記一直以“嚴苛”著稱,往年就多次出現孩子因為少一個“優”或者少一個“三好生”而被打回票的現象。
今年玄外小升初報名條件“全優”、“全三好”仍是基本門檻。登記條件具體為:1.小學三、四、五、六年級語文、數學、外語期末考試成績全優,並連續被評為校三好學生或優秀少先隊員者。2.小學五、六年級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學科期末考試成績全優,並曾獲得區以上(含區級)“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等榮譽稱號者。3.小學五、六年級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學科期末考試成績全優,並曾擔任過少先隊大隊長者。凡滿足三條中的一條可以取得報名資格。另外,如有重要獎項可供參考,但不以獲獎証書作為錄取依據。
揚子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如果沒有滿足“登記條件”,都會被工作人員打回,一些缺“優”、少“三好”的家長隻能失望而歸。在材料審核台前,一位爸爸拿著很多証書,但工作人員發現孩子有個學期的數學成績是良好,隻能抱歉地告訴這位爸爸,報名失敗。“這位家長的材料不全,不符合要求。”
校內榮譽最重要,校外的隻做參考
學校希望用這種“態度”引導家長科學培養孩子
揚子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每位家長手上都拎著一個厚厚的材料袋,裡面都是學生的各種獎狀証書。一位蘇杰小學學生的爸爸在報名台前拿出了30多張証書,除了校內榮譽外,大多是社會培訓機構的証書,其中更有一張是高年級英語一等獎的証書。“我們從不逼孩子上輔導班,都是孩子自願的,這個証書考的是初一的知識。”
工作人員也表示,這樣的証書表明這個孩子的英語運用能力很強。
負責招生工作的玄外一位老師告訴記者,每年報名時,家長們都會准備各種獎狀証書,但其實最重要的是校內榮譽,學校不會特別去看奧數獎項,在校綜合表現好的牛娃最受歡迎。
這位負責人還表示,由於報名人數太多,肯定會有很多學生落選,但報名成功的都是好學生,只是人數有限而已。她也建議,家長們要更加理性,科學地教育培養孩子,不要過度增加孩子的壓力,反而會得不償失。“現在獎項實在太多了,很多都沒用,比如現在樹人培訓的証書我們學校已經三年不看了,家長提供也沒用,這也是我們在主動引導家長的一個方面。”
小花絮
好坦然
學區初中當“備胎” 雙胞胎的媽媽很淡定
錢女士是幫雙胞胎兒子報名的,她拿出兩個孩子的相關材料,工作人員仔細查看后表示都符合報名條件。“一個是秦淮之星,另外一個是連續校三好學生,符合我們的報名要求。”
錢女士感到特別高興,她告訴記者,她的兩個孩子都在五老村小學上學,孩子不在同一個班級,但他們學習時都會相互競爭,考試時也會比成績,你追我趕,因此作為家長,在學業方面操心得不是太多。“雖然報名人數很多,但我提供的材料都收下了,不過能否錄取很難說,我們也不擔心,反正我們是在學區內,實在不行就上學區內的初中吧。”錢女士淡定地說。
好尷尬
兩証書怎麼同時發? 家長也答不上來
在另外一張登記台前,一位家長因為兩張三好學生証書的發放時間一樣被淘汰了。工作人員查看時發現,兩張証書的發放時間都是6月20日,一張是第一學期,另外一張是第二學期。
“不可能兩個學期的獎狀都在同一天發放吧?”面對工作人員的詢問,家長也回答不上來,家長說,他從江寧趕過來,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他馬上和學校老師聯系,問清楚原因,看能否改正。“我從江寧跑一趟也很不容易,估計是學校弄錯了,等改過來我還要再來。”(記者 胡林 王璟)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