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古時有“曌” 曾經有“囧” 現在有“Duāng”

面對網絡生造字,你怎麼看?

張力為
2015年03月23日07:2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一

  圖二

  近日,一部由功夫影星成龍代言的曾被工商部門打假的廣告被網友們進行了新一輪的惡搞,視頻中的一個“duāng”成為了最熱門的符號。很快,網絡上掀起一股最新的造字浪潮,“duāng”字變身“(見圖一)”順勢而生。這些網絡生造字是會倏然而逝,還是會影響深遠?面對網絡生造字,你是什麼態度?一笑置之?積極加入?還是憤而攻之?

  網絡生造字再次走紅

  生造字並不是近幾年才出現。早在唐朝,朝臣宗秦客就造了“曌”(zhào)字,獻給女皇武則天,意為“日月當空,普照天下”。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李祿興總結說,如今的網絡生造字從字形來源上說,主要分為三種:一種是罕用字、生僻字字形表達現代意義,例如“囧”,本意是“光明”,現在更像是一種表情符號,被賦予“憂郁、無奈”的含義﹔第二種是借現有漢字進行會意組合,例如,前不久造出的“qióng”,就是三個“買”字的疊加,意思是不停地買就會把錢花光,最后變窮﹔之前流行的“槑”和“嫑”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槑”(méi)是兩個“呆”的組合,原是“梅”的異體字,后被網名用來形容某人呆上加呆。而“嫑”(biào)就是“不要”的意思,發音也正是原詞的連讀﹔第三種就是網絡獨立的生造字,例如現在流行的“duang”。除了李祿興副教授所總結的3種生造字之外,還有一種“新意字”,即在原意的基礎上賦予了新的含義,10年前流行的“偶(我)”、“粉(很)”還有“銀(人)”等皆可歸到此類當中。

  網絡生造字的走紅,引起眾網民的圍觀。不少網友表示,沒想到漢字還可以這樣“玩”,也有部分商家看到了其中的商機,借勢造字進行廣告宣傳,曾在T恤上印生造字就是一例。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唐正大持明確的反對態度。他說:“字不同於詞,字作為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書寫符號系統,需要一定的規范,這樣才能保証文字在記錄語言時的准確性和可溝通性。網絡作為新媒體,具有傳播快、受眾廣等特點,更應慎重使用此類文字,尤其應該注意是否用在引號中,是否明確標識出戲謔、娛樂的語境。”

  李祿興則認為,對於網絡生造字,我們一方面要抱以寬容的態度,因為網民的發明創造以及人們追求“新、奇、特”的心理是難以阻擋的﹔另一方面,我們要意識到語言文字的規范化在文化交流傳播中的重要作用,注意規范用字,避免誤導社會和受眾。

  網絡生造字難以長期存在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開始,一直到現代新印刷字體的產生,漢字的發展歷經幾千年滄桑,始終閃耀著耀眼的光芒。網絡造字在語言的發展潮流中更像是一種智力游戲,表達著現代人的幽默、反諷等情緒,反映著現代人普遍關注的問題和事物,其真正的社會應用價值普遍不高,流行一段時間后熱度會逐漸降低,繼而被新的生造字淹沒,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倒在沙灘上”。網絡生造字與網絡流行語一樣,是一種伴隨互聯網發展而產生的一種特殊的語言文字現象,也是當今社會文化快速發展變化的表現。

  歷史上出現的生造字,例如“曌”,后來並沒有通行在漢語文字體系中,因為已有的文字系統中早已存在著表示“明亮”的字詞。后來,除了用在名字中,“曌”字很少被使用。普通話和方言中也存在一些“截肢”、堆疊的字,例如“招財進寶”合體字,還有陝西方言中出現的“(見圖二)(biǎngbiǎng)面”,但大多牽強附會,多是宣傳噱頭,很難通用。正如十多年前流行的網絡熱詞“斑竹(版主)”、“烘培雞(Homepage,主頁)”現已基本絕跡。很多網絡新字和新詞,如同浩瀚的漢字星空中的流星一掠而逝,逐漸被遺忘和淘汰。

  網絡造字不會擾亂漢字發展

  有些人擔心這些網絡生造字會擾亂漢語秩序,李祿興表示,學界和民眾大可不必為此感到惶恐。因為相對於近9萬個漢字來說,網絡生造字隻佔極小的一部分,完全可以忽略不計,且它們也不可能進入3500個常用漢字當中。其實,網絡造字並非漢字獨有,在英語中也不時有些新單詞被網名造出來。2014最新的十大英語新詞之一“friendvertising”就是“friend(朋友)”和“advertising(廣告)”兩個詞的變形組合,意為朋友圈營銷。

  大多數網友是抱著娛樂的態度參與造字和相關互動的。但在文化領域,新聞媒體有責任謹慎用字,字典詞典的收錄與編寫也應保持規范。

  漢字發展到今天,經過了幾千年的復雜演變和改造,源遠流長,底蘊深厚。漢字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書寫符號系統,和我們的社會生活、科學研究、信息系統等各個方面存在著極其密切的綁定關系。正如大浪淘沙,是金子總會在水中熠熠發光,流沙常有,卻總會被時間的長河沖刷得蕩然無存。生造字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但也不會消失。

(責編:趙英梓、林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