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長啥樣 娃娃怎樣教 孩子搖腦袋 家長犯迷糊
孩子們在精心烹制“愛心晚餐”,由於鄉村的柴火灶油煙太重,一名負責掌廚的孩子用手捂住了口鼻。(記者 王志偉 攝)
近日,長沙市麓山國際實驗學校1322班30名學生與他們的家長來到該節目的拍攝地——平江白寺村,上演了校園版《爸爸去哪兒》。期間鬧出孩子不知白菜長啥樣等各種笑話,引發家長反思: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生活教育。
囧:摘菜小隊不知白菜長啥樣
與《爸爸去哪兒》中萌娃化緣找食材、爸爸在家為孩子做晚餐不同,學生們分成兩組PK,他們既要去菜地裡找食材,也要給家長們做一頓晚餐。“晚上家長們估計要餓肚子了。”聽到任務安排,入住在田亮和森碟明星屋的歐陽先生為孩子們的表現感到擔心。
當摘菜小分隊來到菜地時,家長們不放心並尾隨其后。“白菜長什麼樣?”一名學生大聲問﹔“蘿卜你會炒嗎?趕緊把它們塞回地裡。”看到孩子們的雷人表現,一旁圍觀的家長們表示“汗顏”。在劈柴燒火、切菜炒菜等小分隊周圍,同樣有不少家長駐足圍觀,有位爸爸還提供“戰略”指導,教孩子們合理安排炒菜順序以提高效率。
隨著廚房裡傳出來的鍋碗瓢盆一頓亂響后,辣椒炒肉、清炒白菜等相繼端上了桌。“剛開始我們家長都擔心孩子們炒不熟或者炒煳了,但是味道還不錯,甚至還吃到了自己都不知道做的菜。”70后歐陽先生說,雖然此次掌勺的是兒子的同學,但兒子出力洗菜,他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他告訴記者,希望通過這種社會實踐來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而不是將他培養成“高分低能”的人。
議:孩子需要怎樣的生活教育
凌晨是長沙航空職院資深學生輔導員,專門負責學生生活與學習管理,談起學生生活小段子,她笑言,75%的學生需要監督生活習慣。她舉例,有的學生將臟衣服寄回家給家長洗,有的學生將臟褲子泡在水桶裡,直到發臭都不洗。“這與家長溺愛與過度包辦孩子的生活不無關系,導致孩子的生活能力下降。”在這點上,已經畢業的80后楊女士就吃過虧。
楊女士是位獨生女,她的父母從小很少讓她干家務,即使已經升級為3歲孩子母親的她,家務都是父母一手包辦。一次她父親開玩笑說:“女兒像一個半成品,隻會讀書和工作,不會家務。”
“雖然這是一句玩笑話,但讓我觸動很大,后來一問,身邊許多同齡人也是這樣。從我們出生開始,家長們教我們社會競爭技能,但忽略了最基本的生活教育。”她遺憾地說。
與楊女士的觀念不同,佘先生認為,他的孩子正處於學習階段,當務之急是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在佘先生看來,“生活技能等到孩子20歲后去學也不遲,而且還能比小時學節約2/3的時間”。另外,“如果從小鍛煉男孩子做瑣碎的小事,以后肯定做不了大事”。
長沙善道親子文化負責人宋專資認為,家庭是個小社會,涉及各種知識,如果孩子學習之余做一點家務,也是一種積極休息,不但可以通過改變活動形式來調節大腦機能,而且有利於增強體質促進健康。另外,從小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孩子走向社會后,他們所掌握的技能會在集體生活中表現出來,因此,這類孩子也比較受歡迎。(記者 舒文)
(來源:長沙晚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