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創辦附中附小,惠及5萬中小學生
大學發力 助陣薄弱中小學(走轉改·一線調查)
旨在讓高校的資源輸入提升基礎教育水平,促進教育均衡,2014年起,北京出台創新之舉——高校創辦附中附小。高校與中小學“結對子”成效如何?高校如何找到貼合實際的契合點來開展扶持?中小學又應如何利用好高校資源?請看記者調查。
這段時間,北京市的基礎教育領域大動作頻頻:先是學區制與中小學九年一貫制讓促進教育公平與教育均衡的信號再次被明顯釋放﹔接著,就近入學的舉措使得公眾對於教育均衡的呼聲進一步提升,“倒逼”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門進一步將提升薄弱校質量、拉齊各學校辦學水平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北京市教委和各區縣教育主管部門想了不少辦法。
北京市三十幾所中小學更名,“北京市萬壽寺中學”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北京市萬壽寺小學”更名為“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小學”,“回龍觀二小”更名為“北京農學院附屬小學”……更名之后都與大學沾了邊兒。這些變化,皆源自於北京的一項創新之舉——高校創辦附中附小。
輪廓初顯
以高校名義創辦附中附小25所
去年6月,北京市區教委牽線搭橋,將中小學“嫁給”了高校。記者從北京市教委了解到,該項目啟動以來,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23所高校分別與海澱區等4個區縣教委簽署合作協議,共建設39所附中附小。其中,加強建設已有的附中附小14所,以高校名義創辦附中附小25所,惠及近5萬名中小學生。
項目實施半年來,附校改善已初見成效:學生實踐拓展活動增多了,學習形式多樣化了,興趣提高了,積極性增強了﹔老師教學思路更廣了,學校教學和科研能力更強了﹔家長更放心、更滿意了,社會關注度提高了。當然,對於學校主體來說,責任也越來越艱巨了。
先說資金支持。從2014年起,北京市級財政每年設立7800萬元的專項經費支持該項目。支持標准為每創辦一所附中附小撥付相應高校200萬元。2014年暑期投入專項資金8383萬元對附校進行改造和校園環境改善,改革力度之大可見一斑。
再說“看不見”的支持。從外在形式上的校園硬件資源共享到內在教學質量的協助提升,將高校優質資源引入基礎教育的整合思想符合人才培養一體化的理念,使教育鏈條不再割裂,實現各個階段融合。
北京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主任王焱紅說:“北外除了和我們分享硬件資源,還利用其雄厚的外語師資力量,使學生耳目一新。”北外國際教育學院曹文院長也介紹說,作為外語特色學校,北外充分利用高校的外語教育和國際化優勢,與附中一道探索十二年一體化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旨在用12年培養優秀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外語人才。
催生內力
“打鐵還需自身硬”
在“結對子”過程中如何求同存異,找到貼合實際的契合點來開展扶持中小學的工作?
“因為你的存在,值得我托付未來。因為我的未來,會和你一樣精彩……”這是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附屬中學(原豐台一中)新編寫的校歌。首經貿附中李晨輝校長感嘆道:“更名4個月來,從有形的校園環境、師生精神面貌到無形的校園文化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市教委和首經貿強有力的助推下,我們要推陳出新,‘打鐵還需自身硬’。”
調查中記者發現,附校並不僅僅是形式在發生改變,內涵亦在提升。走進首經貿附中的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校訓、學風、勵志公式等內容的“勵志大道”﹔簡約和復古兩個風格的“懇談室”,承載著教育工作者們的用心良苦﹔走進京劇社的大廳,又可品味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這些項目都是首經貿扶持附中改造和擴建的。李晨輝校長補充說:“有了這些硬件支持和校園文化熏陶,再加上我校自身教育水平與質量的提升,我們能不越辦越好嗎?”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北外附小教學副校長王芳說:“從地理位置來看,附小的可發展空間具有局限性。既然如此,我們就放眼校外,擴大學校的社會實踐基地。附小之前就與魏公村郵局、氣象局、聯想集團合作進行實踐拓展,如今,借高校扶持附校的契機開辟更多的實踐基地,為學生創造更優質的教育教學環境,方可實現素質教育和全方位發展。”
專家指出,被幫扶的中小學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和未來發展方向,合理利用大學多樣化的資源,借助大學的優質平台,使學校真正達到管理水平一流、師資力量雄厚、績效質量優異,實現學校基礎教育可持續健康發展,從而真正達到與大學教育的深度融合。
合作共贏
實現教育資源高效重組
“自井中視星,所見不過數星。”高校與附校合作共建過程中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李晨輝校長對此做出了生動比喻,“從遺傳角度來講,高校與中小學是母體與客體互生的角色,在文化基因中體現出來﹔從相互關系角度來講,二者是‘大羊’與‘小羊’依存的角色,體現在合作形式上。”
高校與中小學之間相互注入新鮮的血液、汲取著豐富的營養。“附校給了高校不同的視野,以前雖然隻有一牆之隔,但是幾乎不交流。現在三個學校融合了,視野寬了,才能互相學習。”曹文院長說,“多元發展的時代,誰的視野廣闊,誰就能發展的更好。總局限自己的圈子、不與外界溝通,就會固步自封,被時代淘汰。”
與此同時,高校與中小學的對接,在潛移默化地提高中小學校園文化軟實力、為培養人才一體化模式奠定堅實基礎的同時,還帶來了一些近期的實質改變,比如增強了學生對未來的憧憬,激發了中小學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高校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教職工子女入學的壓力,解決了一大批青年教師的后顧之憂。
當然,在大學與中小學合作的過程中,還要著力解決一些難題、啃下“硬骨頭”,比如:在保証公平的前提下,打通小學升初中、中學升大學的招生政策渠道,保障持續的資金支持,讓雙方的合作能持續長久,等等。
“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勢必需要通過3至5年的通力合作,才能創建一批教育質量良好、辦學特色鮮明的優質中小學。但無論多難,第一步我們已然邁出……”幾位中小學校長都表達了這樣的心聲。
(任維瑩參與採寫)
記者手記
合力破冰均衡難題
教育均衡是一個美好的目標,但也是一個現實難題。要將一所薄弱校提升為優質校,需要在硬件、軟件上同時下功夫,而尤為難的,是在教學理念、師資水平、特色營造以及教育信心等方面實現提升。
為真正實現教育均衡、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家門口上到好學校,北京市教委讓大學幫扶中小學,為相對薄弱校提供強大的外力,讓他們借助大學在教學理念、師資隊伍以及特色資源等方面的優勢,補齊短板、提升品質,進而縮小與相對優質校之間的差距。
但這裡面有三個難點:一是提升教育質量非一日之功﹔二是中小學與大學畢竟屬於教育鏈條中的不同階段,要實現深度融合而非表面合作,需要真正激發雙方的內在動力﹔三是要讓合作成為新常態,配套的政策和體制的支持亦不可或缺。記者觀察到,圍繞這幾個難點,無論是北京市教委、各區縣教育主管部門還是大學和中小學本身都做出了努力與嘗試,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當然,好事做好還需系統推進。期待在大學外力的驅動下,能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學辦出特色、提升水平,從而讓更多的學生幸福享受“起點的公平”。
《 人民日報 》( 2015年02月06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