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負十條”能否切實減輕小學生書包?--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減負十條”能否切實減輕小學生書包?

2013年08月26日17:26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減負十條”能否切實減輕小學生書包?

  新華網濟南8月26日電(記者婁辰)過去的一周,因為教育部就《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減輕小學生書包再次成為社會熱議話題。

  實際上,減輕學生負擔,在我國是個老得不能再老的話題。從1955年教育部發出新中國第一個“減負令”——《關於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負擔的指示》算起,半個多世紀以來各地出台的“減負令”多達上百項。時至今日,減輕學生負擔已成整個民族的共識,但現實是,學生的書包越來越重。

  從目前看,社會輿論並不看好“減負十條”。實事求是地講,從陽光入學到均衡編班,從不留作業到等級評價,從嚴禁補課到強化監督,這些規定都不是什麼新舉措,只是將此前分散於各項”減負令”中的措施進行了梳理歸納。

  “老辦法”能不能“收新效”,關鍵看落實二字。過去的“減負令”之所以收效甚微,重要原因是缺乏相應的監督和問責機制,導致有關規定總是落不到實處。落實不好,再翔實、再嚴密的規定,也只是個擺設。

  嚴格意義上講,“減負十條”是一種“堵”的思路,而要真正減輕學生負擔,還必須在“疏”上下工夫。我國學生負擔過重,根本原因有兩條。一是教育資源不均衡,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辦學水平存在明顯差距,由此產生“幼升小”“小升初”等各階段的“擇校熱”。擇校壓力之下,學生負擔隻會越來越重。二是考試評價制度單一。在“分數決定一切”的背景下,一分之差結果迥異,學校、老師、家長和學生都不由自主地陷入應試教育泥潭。

  要從根本上減輕學生書包,在嚴格執行減負規定的基礎上,還必須釜底抽薪,從根子上解決學生負擔過重問題。一方面要加快教育資源均衡化步伐,少打造名校,多扶持弱校,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時轉變教育資源配置方式,變“壘台”為“填坑”。另一方面,盡快建立科學,多元的評價體系,使學生,家長,學校從“分數”的羈絆與束縛中解放出來,真正讓孩子們健健康康成長,快快樂樂學習。

(來源:新華網)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