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眼中的“好學生”長啥樣?【2】--教育--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滾動新聞

西方人眼中的“好學生”長啥樣?【2】

2013年08月05日09:10    來源:解放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西方人眼中的“好學生”長啥樣?

  美國:課外活動出“尖子”

  康老師在美國一所小學任教,她的女兒成績不錯,在初中階段就把標准化考試(SAT)考到了2100分(滿分2400),而一般美國孩子平均成績隻有1900分左右。女兒對此不以為然,“這說明不了什麼。”女兒說,在學校光是成績好的孩子並不是受歡迎的孩子,反而會被說成“書呆子”,那些很受歡迎的孩子的成績不是最拔尖的。

  《時代》雜志曾經登過一篇文章,介紹美國“好學生”的幾條原則,第一條就是“不一味追求A”。“分數不是評判好學生的唯一標准”,康老師說道,“我眼中的好學生是守紀律、有獨立思考能力、有創造力的孩子。”在全美最佳教師獎得主、《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書的作者雷夫·艾斯奎斯看來,好學生“總會要求做得更多一些”、“永遠會想著我自己的付出能夠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哈佛大學的安娜教授今年年初在訪問北京一所中學時也曾說過,好學生重要的不只是 “會學習”,學生應該會的更多,要“與眾不同”。

  康老師的女兒現在正在上高中,即將申請大學。除了考SAT,她在高中階段就開始選修大學的課程,而在繁忙的課業之余,她還參加長跑隊,還去做義工,參加各種校外實踐活動。這些看似浪費時間的活動,其實非常重要,因為在大學招生官員看來,申請者在學習之余還能參加這些活動,說明申請者具備一定的能力。此外,有些實踐活動還有針對性,康老師說,如果有人要申請醫學院,那麼有在醫院做義工的背景就很有說服力。Ivy league coach網站的一篇文章援引賓夕法尼亞州招生辦主任威利斯·李的話說,“在那麼多有競爭力的申請者中,正是課外的東西使得大家不同。”

  當然,雖然分數或者成績不是評判好學生的唯一標准,但是近年來,美國的教育體系中對分數的重視也日趨提高。在教育系統工作的莎倫告訴記者,學生必須通過有關考試,若考試達不到三級標准的孩子,必須在暑期補習六個星期。如果某個孩子跟他的朋友說,“我明天要上課”,他的朋友一定要問清楚是哪種補習班,如果是因為成績差補課,那麼將是件很尷尬的事情。

(來源:解放日報)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