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載萬千期待,也背負種種質疑,隨遷子女就地高考方案從醞釀到各省具體政策陸續出台,一路走來似乎順利。隨著2013年高考報名開始,圍繞其產生的一連串意見摩擦和北京、上海、廣東並不明朗的政策走向,卻再次引來眾議紛紛。
盡管截至目前已有黑龍江、山東、安徽、江西、福建等省份出台明確的就地高考細化方案,但北京、上海、廣東的謹慎態度還是讓人強烈地感到這項改革的“不簡單”。
上周,廣東省表示就地高考方案已基本成型,將於年底出台,並透露將進一步配套就地中考方案。該省教育廳負責人坦言,學額吃緊、教育資源不均、招生名額有限是最大“攔路虎”。而在剛剛結束的高考報名中,北京市教委曾“婉勸”非京籍學生回原籍高考,隨后有消息說,其相關方案已提交北京市委、市政府審定,原則上將於年內出台。而議論已久的上海擬對居住証實行“積分制”管理的說法,其具體指標體系仍未公布。
等,還需要等多久?就地高考能否“一步到位”?北上廣等地政策為何難以落地?如何規避“高考移民”,如何在彌合不公卻引發新的不公的隱憂間尋求平衡?改革需要完善哪些長遠配套?針對這些問題,本報記者近日專訪了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談鬆華。
就地高考能否追求“一步到位”?
距離2012年底隻剩下不到20天的時間,“急切”成為形容隨遷子女家長心情最恰當的詞語。就地高考政策能否如他們期待般追求“一步到位”?對此,談鬆華表示,解決就地高考問題,不能拖而不決,也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不分情況、地域地“一刀切”。
記者:就地高考被視作教育改革“一塊難啃的骨頭”,是由來已久的積弊爆發嗎?
談鬆華:回答這個問題,我首先要重申“就地高考”這個概念,也是從制度本身明確標准——放開非戶籍人口高考,究竟面向哪一類人群?不少人習慣把隨遷子女就地高考制度不准確地稱為“異地高考”,而這恰恰是教育部前幾年予以堅決治理的高考亂象。異地高考是指為了爭取更多入學機會而去參加其他省市高考,也就是“高考移民”。現在討論的是如何“讓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在接受義務教育之后接受更高教育”的問題,通俗地說就是“移民高考”。
就地高考問題是城市化進程中因人口大量流動而產生的社會現象,這不僅是教育問題,更是社會問題。之所以此前沒有突顯出來,是因為當時隨遷子女首先面臨接受義務教育的問題。而現在隨著家長、隨遷子女在居住地工作、學習年限的增加,在分省命題、分省錄取的高招背景下,如何解決其升學問題也愈顯迫切。但需要注意的是,問題不是短期形成的,解決也不能一蹴而就,尤其是在東部等人口流入大省更需要一個過程。同時,各地情況有很大差異,不能盲目“一刀切”、標准化。因此,國務院出台《關於做好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后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工作的意見》,而具體政策還是交歸地方制定。
記者:在黑龍江、安徽、山東等已出台具體政策的省市,大多通過設定“准入門檻”的方式劃定標准。這一做法是否合理?“門檻”設定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談鬆華:籠統限制這一部分人群在居住地受教育、參加考試是不應該的,但在教育資源配置、城市承載力等因素制約下,因地制宜設定條件是現階段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在設定“門檻”時,既要最大限度地考慮隨遷子女及其家長的訴求,也要充分論証教育資源供給能力和城市承載力,要與當地經濟發展、教育資源、文化基礎、就業流向等多方面密切配合、關照。
北上廣為何難以落實?
如今,“北上廣兵馬未動,就地高考改革有名無實。”成為新的感嘆。對此,談鬆華認為,北上廣作為人口流入重要地區,情況復雜,既要防止“門檻”過高無益於解決問題,也要避免“門檻”偏低導致城市承載力決口、教育資源供給乏力、本地居民利益受損等問題。
記者:北上廣等地具體方案難以落地,主要受哪些因素制約?
談鬆華:具體政策出台必須考慮教育資源供給和城市承載力等因素,需要完善的配套支撐。現在是一個艱難的論証、制定過程,需要兼顧協調各方面利益,單從任何一個方面看都是不利於解決問題的。這是北上廣態度謹慎的原因。
從教育供給的角度看,我們做過一個調研,數據顯示目前北京、上海小學階段的非戶籍學生分別佔到46%和47%,初中階段分別是27%和30%。前年海澱區曾推行義務教育階段非戶籍學生享受和戶籍學生“同城待遇”的改革措施,結果當年和2011年非戶籍學生就分別增加2000人和6000人。門檻設置的高低,需要對增加多少教育資源進行嚴格測算。更重要的制約來自人口規模增加帶來的城市承載力大小的論証。以水為例,有數據顯示,在深度開採地下水的條件下,目前北京人均佔有水量不到世界的1/10。除此之外,還有可能引發醫療、交通、住房等一系列問題。
記者:目前,公眾最大的擔心有兩個:一是利益分配會不會傷及自身﹔二是制度設計會不會為高考移民流向分數“窪地”留下空隙。擔負解決教育不公平使命出台的“就地高考”政策,如何規避新的教育不公產生?
談鬆華:這些問題,我認為可以從制度設計規避。“就地高考”的首要條件是:隨遷,即父母一方或者雙方在居住地有穩定工作﹔在居住地接受過義務教育后尋求更高的受教育機會,即擁有居住地學籍。當然,各地對學籍年限的規定有所不同。這就從制度源頭將其和為了單純尋找高考“分數窪地”而在高考前轉入的“高考移民”區分開了。
對於戶籍地居民對就地高考方案出台后,是否會損害本地學生在受教育、錄取比例等方面權益的擔憂,也是可以解決的。教育資源的改革調整,特別是對高水平大學名額的合理分配正是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現階段的情況是:一方面,就目前和未來幾年來看,高考生源不斷減少,而大學招生名額還會增加,總體上說北上廣戶籍學生接受高等教育包括高水平大學的機會不會減少。另一方面,國務院文件也要求,對於招生名額的分配也可以根據報考人數的增加而適當增加投放比例。這樣就可以既滿足隨遷子女的受教育訴求,也能保障戶籍地學生權益。政府還會根據具體情況增加相應教育資源投入。如上海教育經費從前幾年的300多億元增加到700億元,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要解決因隨遷子女增加而建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
治本之策是什麼?
有評論指出,“就地高考改革的推進牽一發動全身,10年到20年能解決都是樂觀估計。”針對這種聲音,談鬆華認為,治本之策還在於制度建設,既包括改革社會管理制度,也需要健全學籍管理制度。
記者:治本之策需要哪些改革?
談鬆華:因為牽涉問題太多,就地高考問題已不單是一個教育問題,而是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后續需要改革的還有社會管理、教育管理等一系列方面。從社會管理角度講,目前城市人口管理還在採取戶籍管理的方式,但在城市化進程還在繼續的情況下,實際上戶籍在很多方面已經不再起作用了,但對教育的強約束力還在。這也是一直以來教育公平問題飽受爭議的一個原因所在。所以我想是不是可以有一個綜合、完善的人口管理方法來確立不同人群在城市享有市民待遇的權利。而在這個前提下,教育部門應該建立比較健全的學籍管理制度,確保學生在該地有符合條件的學籍,就能在當地參加考試。(記者 鄧 暉)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