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友好之城待有为青年(现场评论·新春走基层)

用心读懂青年,用情服务青年,合力支持青年,就能让有为青年留得下、扎住根,为城市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大学毕业生徐希贝,已经在浙江杭州工作了几个月。每次路过公司附近的“青荷驿站”,她总会让视线停留一会儿。当时,她独自来杭州找工作,这里是落脚的“第一站”。
像徐希贝这样来杭州求职面试、实习游学的青年,的确不少。面试一次,住好几天,“快捷酒店两三百元一晚,对大学生来说是不小开支”。如今,住宿费不再是“顾虑”。来杭青年通过微信小程序提出申请,就可以在“青荷驿站”享受7天以内的免费住宿。小徐感慨:“有了住的地方,心就安定下来,可以好好试一试、闯一闯。”
小驿站,大温情。瞄准非杭户籍且无房的新市民和青年群体,杭州以“青荷驿站”为载体,提供短期免费住宿服务,既降低了青年求职成本,也彰显出城市对人才的尊重。让青年心安,折射一座城爱才引才的诚意。
诚意的背后是紧迫感。为吸引青年、留住青年,许多城市都在出实招。比如,北京海淀区拟出台进一步促进和稳定就业若干措施,同时优化保障性住房布局,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商圈、园区,更好提升“青和力”和“青活力”。以时不我待的劲头,加强城市的软硬件建设,让广大青年有归属感,城市发展的活力会更足。
诚意的背后有松弛感。很多青年想在城市打拼,但又有后顾之忧。面对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他们难免会感到焦虑。以影响青年发展的难题为发力点、突破口,为他们创造松弛、舒心的环境,才能更好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杭州除了建有“青荷驿站”外,对符合条件的青年,还提供青年人才公寓、市场化公寓补贴、人才共有产权房等多元化住房保障。以问题为导向,出暖招实招,破难题、纾困境,助力广大青年全身心投入工作。
更好的城市,成就更好的青年;更好的青年,为城市创造更好的未来。如今,不少地方探索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更关注青年成长,帮助青年融入城市。广东广州出台青年创新创业促进条例,青年在这里寻得大好机遇;杭州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青春议事厅”,让青年为城市发展建言献策。城市的青春活力从哪里来?正得益于无数有为青年的积极奔赴、实干奉献、踊跃创新。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不是单一部门、单一地区的事,更不是一蹴而就、一厢情愿的事。这需要科学规划,长期耕耘。面对城市发展短板、青年多元诉求,因地制宜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案,推出契合青年期待的举措,离不开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共进。比如,在人才政策、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健全机制,提供良好服务;又如,在文化空间、创客空间、交友空间等方面,持续拓展边界,创造温馨氛围。用心读懂青年,用情服务青年,合力支持青年,就能让有为青年留得下、扎住根,为城市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青荷驿站”,寓意着青年如同初绽的荷花,充满生机与希望。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当城市发展与青年奋斗同频共振、互相成就,未来必将更加可期。
(作者为本报浙江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0日 05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