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2020大学校长论坛

人民网2020大学校长论坛校长发布

吉利学院:对标一流 深化产教融合 建设一流学科

2020年12月25日16:52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2020年12月19日,人民网2020大学校长论坛举办期间,吉利学院执行校长阙海宝公开发布“对标一流,深化产教融合,建设一流学科”。

全文如下:

吉利学院成都校区作为四川省“十三五”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在校生总规划3万人,一期已建成,可容纳6000名在校生。学院以百年高校的标准建设最美、最智慧校园,以AI+大数据为核心,实现“智能+教育”,确立了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愿景。依托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资源优势和吉利控股集团产业资源优势,以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先导,瞄准全球科技成果产业化前沿,做好学科和专业群的战略布局,持续提升吉利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打造公办和民办高校融通发展、创新发展的典范。

一、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重点打造三个学科专业群品牌

响应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学校建在成都的东部新区。

围绕需求,结合优势,优化结构,重点打造学科专业群品牌,形成三个“智能制造”学科专业群、“电子信息”学科专业群、“现代服务业”学科专业群,建立对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应用型专业体系,重点围绕成渝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对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三个领域产业链与创新链,按照学科专业一体化的建设思路,优化相关专业的教育链、人才链,使专业与产业共生共荣,形成有机整体。

二、聚焦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吉利学院依托吉利控股集团、北京大学、区域龙头企业及行业,着力实施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模式,以工学为龙头,管理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吉利学院的人才培养坚持走产教融合之路,实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产教五融合”改革:“培养规格与行业标准相融合” “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相融合”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 “教学场所与真实工厂相融合”、教师队伍与工程师队伍相融合主动融入地方,在服务中彰显价值。

继承学校传统优势、牢固树立为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理念,以产教融合为、协同育人、校企校地合作为手段,以产业发展为牵引,深度融入地方、强化应用导向、主动满足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形成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新局面,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育人生态,形成混合共用、混合所有的共生共荣发展生态。

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把行业产业的变革与创新作为推进学校产教融合的新方向、新指引,以产教融合为抓手,主动融入地方,紧紧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需求建立共生共荣产教融合生态圈,在服务地方中彰显学校价值。

三、以智能制造为引领,助力西部汽车教育人才培养

吉利学院作为以汽车工科专业为龙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高校,如今整体落户东部新区简州新城,将助力西部汽车教育资源与人才要素加速聚集,对成渝智能制造新城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同时,围绕四川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对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三个领域产业链与创新链,两地打造成渝双圈协同创新共同体,共同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重大平台;促进各种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形成成渝大市场进而全方位融入“内循环”大战略;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紧密互动,形成以产学研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

四、全面实施通识教育改革,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吉利学院全面实施通识教育改革工程,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坚持“通专并重”,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构建了由通识教育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组成的全方位通识教育体系。

吉利学院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充分发挥综合性多学科教育资源优势,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建立了理想信念、人生能力、精英特质、人文素养、身心素质等五大教育模块、20项培养单元、近百个培养要素的综合能力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大学基础理论、专业学习的基础上,由百门显性课程和百余个隐性课程项目构成,全方位、立体式、系统性、多维联动的通识教育体系为学生们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

吉利学院将在北京大学和吉利控股集团的战略支持下,对标一流,深化产教融合,建设一流学科,引进一流师资队伍,按照千人千面的人才培养理念,因材施教,培养“通专并重”的应用研究型复合型人才,将吉利学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责编:郝孟佳、申亚欣)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