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渠道 多方搭台 精准对接
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874万高校毕业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层层压实责任,综合施策,积极开辟新空间、做实做细困难毕业生帮扶工作。
目前,各项稳就业促就业政策逐步落地见效,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局总体稳定。
开拓岗位,人岗对接
扩大就业渠道和岗位供给
保就业、稳就业,开拓岗位是重中之重。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实现人岗精准对接,提高求职效率,成为各地各部门的工作重点。
教育部创新思路,首次联合9家社会招聘机构推出“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活动,千方百计为毕业生开拓就业渠道,扩大岗位供给。
考博失利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生卢辰昊,今年3月才开始找工作,他坦言,“心里有点慌”。收到辅导员推送的“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航天科工、中建、中铁……卢辰昊在与自己专业相匹配的“重点领域专场”投递简历,陆续受到3家公司青睐,最终选择了心仪的岗位。
据了解,“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上已有669万毕业生注册,简历投递总量达3736万人次。“24365平台联合智联招聘等9家社会招聘机构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的合作,挖掘岗位供给潜力。”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平台共提供岗位信息1522万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电子商务行业、重点领域等40个专场招聘活动中,提供岗位信息540多万条。
政策性岗位对“稳就业”“保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扩招’是今年落实政策性岗位的关键词。”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特岗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招募17万余人,扩招1万人;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招录高校毕业生;国有企业已录取高校毕业生64.6万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已发布岗位50万多个;扩大大学生应征入伍规模;开发10万个科研助理岗位;鼓励城乡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吸纳毕业生……各类政策性岗位(含升学)已吸纳毕业生280多万人。
“疫情对中小民营企业、外向型企业影响较大,这些企业减招明显,国企在特殊时期必须挺身而出!”中建二局人力资源部经理于震介绍,中建二局今年共招聘毕业生2800余人,扩招300余人,比往年增加12%。
各地积极行动。落实“城乡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吸纳毕业生”政策,7月初,天津市已有1389名高校毕业生踏上基层服务岗位,新增1528个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岗位,157个基层医疗卫生岗位的招录工作也在同步推动中。落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扩招”,7月中旬,广西全区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2.1万余名,2000余名定向师范毕业生重点补充村小、教学点、民族地区学校教师,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大幅提升。
“我们必须创新方法,千方百计开拓市场化岗位,大力挖掘政策性岗位潜力,能用尽用,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创造条件。”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各方千方百计促进52个未摘帽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
7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应届毕业生李吉轩来到位于云南巧家县的三峡集团白鹤滩工程建设部报到。他为自己能够参与重大工程建设而自豪。
李吉轩来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柏杨坝镇龙门村,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他自幼丧父,家庭收入靠爷爷奶奶的低保和种地。“现在工作稳定,爷爷奶奶特别高兴!感谢学校的‘一生一策’精准帮扶政策,不仅解决了我的就业难题,也为我们全家带来希望。”李吉轩高兴地说。
响应国家号召,三峡集团今年招聘毕业生1744人,比去年扩招200%。其中200个名额定向招录湖北高校毕业生、50个名额定向招录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100个名额定向招录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
据了解,2020届毕业生中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53万人,其中52个未摘帽贫困县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4.5万人。教育部、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出台促就业举措、实施“专升本招生专项计划”、举办专场招聘,基层项目、教师招聘等政策性岗位也都予以倾斜。
各地各高校也积极创新举措,全力保障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毕业生尽早就业:
安徽要求各高校建立完善两级就业工作领导机构,构建党员干部及教师“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形成规范化、全时段、全方位、全员化的帮扶体系;陕西组建督查组深入高校,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实地督查;云南加强兜底保障,向全省7万余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每人发放1000元求职创业补贴;广西对有就业意愿但尚未落实就业岗位的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不少于3个薪酬2000元/月以上的工作岗位信息……
清华大学举办在线招聘活动80余场,累计提供岗位5万余个,约为往年同期的1.5倍;中央音乐学院大力完善“主科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沈阳工业大学设立一批科研助理、公益岗位,确保贫困家庭毕业生全部就业……
“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直接关系着家庭脱贫、生活改善,必须用心用情、出真招实招做好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工作。”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说,要在全面掌握毕业生实际困难和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实效性。
今年湖北高校毕业生求职受到疫情影响。4月份以来,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两批共124对高校结对,双方共享就业岗位信息、共同开拓就业渠道、共同加强就业指导等。截至目前,“一帮一”行动结对高校召开远程会议近400次,共享专题培训1000余场,举办联合网上招聘活动3000多场,共享岗位信息300多万条,已累计帮助1.3万多名毕业生签约。
目前,2020届高校毕业生已基本离校,但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在继续。
“只要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岗位还没有落实,教育系统就要持续提供扶持,要让他们成为不断线的风筝。”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各地各高校应与本地人社部门做好信息衔接,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全面纳入社会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严格落实按规定将毕业生户口、档案在校保留两年政策,持续举办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专场网络招聘活动等。
开拓思路,精准指导
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分析,当前,招工难与就业难叠加的结构性矛盾仍未缓解、“有业不就”与“无业可就”的现象并存,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还未能根本改观。引导大学生合理预期,理性就业,特别是建立理性的就业观念,还需形成多方合力。
康芳是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班辅导员,她对招聘单位逐一筛选、精准推荐,同时引导学生们转变就业观念,合理确定求职预期。截至目前,康芳所带的班级,有8名学生升学、3人参军、29人成功签约并陆续上岗、2人备考事业单位考试,就业率超过95%。
就业指导,精准才能有效。教育部下发通知,搭建全国高校毕业班辅导员就业工作平台,要求全国6万余名毕业班辅导员全力做好就业“云指导”“云服务”“云管理”,为毕业生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各地各高校也开拓思路,积极行动:黑龙江将全省100余门就业精品课程共享,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和业务能力在线培训22场,累计培训师生7000余人次;江西通过精准对接和智能匹配推荐毕业生就业,全省高校共举办网络招聘会25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137万余个;天津投入“真金白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对中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给予最长3年社保补贴和每人1000元就业补贴,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最高50万元免息贷款。
西藏大学开展“就业老师带你读政策干货”“行业专家指导求职道”“援藏干部助力就业行”等活动,创建西藏大学就业创业网上直播平台,帮助毕业生准确判断形势、合理设立预期;天津医科大学推出“学生自助求职辅导系统”,提升学生求职择业能力。
今年3月初,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协议就业率还不到2%。学院党委书记苏益南说,“全校总动员,实施了深度挖潜就业岗位、开展困难毕业生帮扶等举措。”学院“一对一”调研学生就业问题,全力帮助学生积极就业,最终,全校就业情况与往年基本持平。
当“垦荒者”,做“螺丝钉”
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今年以来,“特岗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项目继续实施并扩大规模。其中,“特岗计划”增加5000人,总量达到10.5万人;“三支一扶”增加5000人,规模扩大到3.2万人。2020—2021年度,还将招募选派2万名“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志愿者到西部地区基层工作。
7月12日一大早,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许亚伟就抓紧往银川市赶,作为选调生,他周一就要到宁夏组织部报到。9年前,许亚伟从宁夏固原市彭阳县白阳镇周沟村考入清华,毕业后,他选择建设家乡。
“我是学动力工程的,想发挥专长,离一线、离业务更近一点,组织需要我去哪儿就去哪儿。”许亚伟说,他填报的志愿都是基层岗位。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人文学部毕业生董佳娴报名“西部计划”,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当一名记者。董佳娴说,她很荣幸能够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奋斗中,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将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中,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教育部出台一系列举措,积极引导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任教:“特岗计划”优先满足“三区三州”和52个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的教师补充需求。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县乡任教的毕业生,适当放宽年龄、学历、专业等要求。
“基层是大学生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大舞台,中央基层就业项目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希望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拼搏奉献、成就梦想!”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说。
《 人民日报 》( 2020年10月21日 0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