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举办

2020年10月19日17:25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0月19日电 (郝孟佳 张露凝) 17日,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校长论坛在学校报告厅召开。作为献礼新中国电影教育、北京电影学院建校7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历史演进与发展前瞻”。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钟登华指出,北京电影学院要继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学校建设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

钟登华说,北京电影学院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的能力和水平,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把学校事业发展方向更加紧密与国家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宁表示,70年来,北京电影学院在文化传承发展、影视科学研究、国际文化交流等方面不断积极探索,构建了教学科研创作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形成了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电影学学科和专业体系,为新中国电影教育事业和电影文化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王宁认为,北京电影学院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电影强国首先是电影人才强国的意识,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艺术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要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着力点,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积极开拓影视行业新技术,努力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要不断提升大学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要统筹学校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营造更安全、更安静、更文明、更典雅、更和谐校院环境。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钱军回顾了中国电影发展从孕育到创建,从奋进到兴盛的四个重要时期。“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第一使命,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教育,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教育,引导电影人才以高尚的道德情操、真诚的艺术态度、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树立良好公众形象,引领良好社会风尚。”钱军说。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以四个“同”概括总结了70年间新中国电影教育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与党同心同德,始终坚持与人民同振共鸣,始终坚持与时代同步同频,始终坚持与国际同道同轨。他以“四问”“四答”对电影教育将面临的新环境、新挑战、新机遇、新思路做出了阐释,并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高质量”、“传承与创新”发展思路。

在随后进行的主旨发言环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作题为《中国电影引领世界的“一流学科”》的演讲。她指出,教育是人们关切的基础性工程,教育的发展也有其客观的规律和公认的标准。教育行业的从业者和管理者需要切切实实地办教育,用智慧、奉献、成绩向社会证明我们的进步。

“作为志同道合的兄弟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戏剧、电影艺术精英人才,勇攀文艺创作“高峰”的历史重任。如何继承中国现当代戏剧、电影教育先驱者的传统,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戏剧电影之路,是我们共同的课题和努力的方向。”中央戏剧学院校长郝戎希望,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能够继续携手并肩、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共同建设世界一流的艺术院校和世界一流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努力奋斗。

“面向崛起的中国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迈进,需要有更多的高水平的电影学院,也需要有不同办学层次、办学定位的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校长黄昌勇指出,目前,高水平的电影学院严重缺乏,社会上的电影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也比较粗放,与中国电影市场的体量,以及对高水平电影人才的需求形成巨大的反差。

黄昌勇说,面向未来,研究中国高等电影教育,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关系,应当遵循高等艺术教育的自身特色,而区分于综合性大学的研究型标准。中国电影高等教育,要有自己的坚守,既要面向世界,更要坚守中国传统,形成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彰显东方精神。“中国电影人创作的作品首先是给中国人的,立足这样一个根本立场,才能打好走向世界的基础。”

此外,国际影视高等院校联合会(CILECT)主席布鲁斯·谢里登(Bruce Sheridan)、荷兰电影学院校长巴特·罗默(Bart Romer)、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伊丽莎白·戴利(Elizabeth M. Daley)、巴西圣保罗大学传媒艺术学院电影广播电视系主任阿尔米尔·阿尔马斯(Almir Almas)、波兰罗兹国立电影电视戏剧学院校长马里乌什·格泽戈泽克(Mariusz Grzegorzek)等以在线交流的方式参加了此次论坛。

本次论坛是北京电影学院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在电影高等教育领域积极发挥引领作用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内外著名院校长及专家学者在智慧与经验的碰撞与交流中,共商高等电影教育发展大计,同绘中外电影高校交流合作蓝图,为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科学素养,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卓越电影艺术人才,进一步坚定了信心。

(责编:郝孟佳、岳弘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