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2020年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担当时代责任 成就美好人生

2020年06月24日19:38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6月24日电 今天,北京语言大学2020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云”上举行。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寄语2000多名毕业生:从“小联合国”走进大千世界,海阔天空的人生画卷正在你们面前慢慢展开。但无论将来你们身在何处,都请铭记母校带给你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人生从自己所接受的这段大学教育中获得最有价值的提升。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在2020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讲话

刘利教授在题为《担当时代责任 成就美好人生》演讲全文如下——

由于疫情的原因,在这个本应充满热情拥抱与欢歌笑语的日子里,我们只能以在线的形式举办这样一场特殊的毕业典礼。但是疫情挡不住情义,时空隔不断心灵,虽然毕业典礼是虚拟的,但是全校教职员工对同学们的依依不舍和寄予厚望的心情依然真诚如初。尽管同学们不能返校,但你们奋斗的足迹和青春的身影,早已留驻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这座美丽校园的永久记忆!

过去的几个月,同学们尽最大努力,不仅以在线的形式顺利完成了学业,更在抗击疫情的磨砺中悄然成长,越发成熟。今天,在这个收获并值得铭记的日子里,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所有中外本科生、研究生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也向为你们的学习和生活付出辛勤劳动的老师、家长,致以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光阴荏苒,同学们的青春与奋进的北语一路同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大家在北语生活的几年里,正是学校开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语言大学新征程的几年,学校把自身的发展同国家的需要紧密联结在一起,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和国家外交战略等方面励精图治,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可喜进步。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地的北语人更是守望相助,并肩抗击疫情。我们的学校,严密部署,积极防控,不仅守护师生的生命安全,保证校园的平安稳定,同时还向远在世界各地的中外师生、校友和友好院校提供防疫物资和人文关怀;我们的老师,克服技术和时差方面的困难,坚持在线教学,用更多的辛劳和汗水,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参与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教师达754人次,开设线上课程1583门次,总时数62107课时。参与留学生线上教学的教师197人,开设线上课程606门次,总时数34170课时。

与此同时,我校孔子学院的教师也都以在线的方式坚守岗位,坚持教学。我们的学生,在坚持学习的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纷纷投身“战疫”,不仅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相关服务、担任社区志愿者,还慷慨捐资购买防疫物资。一些国际学生、海外校友和友好院校也寄来了物资和善款,发来温情的视频和寄语,并以各种形式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抗疫故事。

我们看到,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讲究的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样的古诗文,也在疫情期间漂洋过海,传播着同样的东方智慧和温情。但是同时,猜忌隔阂、对立割裂的“病毒”也与新冠病毒相伴而生。面对这一“精神病毒”,世界是继续在融合、共赢的道路上前行,还是陷入闭关隔绝、零和对抗的衰退之中,这个问题考验着人类的集体智慧,也是全球教育事业面对的重要课题。

从教育本身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5月12日发布的数据,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世界上有近12.16亿学生受到疫情影响。162个国家实施了关闭校园政策,全球69.4%的注册学生受到影响。在这种状况下,学校教育被迫大面积触网,在线教学的新教育模式伴随着“战疫”而提前全面到来。全球的教师和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时空进行着教学活动,但是由于信息化条件的制约,也给教学质量和教育均衡等带来了挑战。疫情正在开启一场世界范围的教育变革,作为“人类智慧基因库”的大学如何适应这场变革,如何更好地促进世界不同文化间的融通,以弥合疫情带来的新裂痕,

这个问题同样考验着人类的集体智慧,更是全球教育事业面对的紧迫课题,因此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去深思和探究。

我相信,无论同学们来自哪里,这场疫情中发生的一切,一定会触动大家重新思考很多问题,也一定会带给大家很多宝贵的启示。这对于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各位同学而言,是一段饱含人间大爱的集体记忆,是一场升华家国情怀的互动仪式。作为这个特殊年份的毕业生,同学们在享受收获喜悦的同时,更应该思考如何向社会奉献自己的知识和本领,如何为解决国家和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担负起让世界更加美好的责任。在此我想围绕“责任”这个话题,向同学们提三点希望。

第一,笃志向学,肩负起探求学问、创造新知的责任。同学们经过了多年的苦读,今天终于毕业了,但是大家的学习生涯不要由此画上句点,在校期间养成的读书和钻研的精神不但不能丢,还要继续发扬光大。大家在这几年的求学生涯里,得以享受了丰富的阅读资源和最具感染力的优越学习环境,投身书海自然不在话下。希望离开学校的你们,不要忘记阅读与求索的初心,不要让生活泯灭了你们对新知的渴望。欧阳修说过:“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苏轼也表达过这样的愿望:“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作为达到国民教育高级层次的青年知识分子,希望你们将终身学习作为一种责任,即使走出了校园,也依然能够保持对读书、对求知的热爱。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知识总量不断扩张,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只有持续读书和学习,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同学们才能真正融会贯通,学业精进;只有保持钻研探索的精神,同学们才能够在知识创新的大潮中保持独立,为自己的人生进步和事业发展筑牢根基。要做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就不能把拥有知识当成自己的成就而故步自封,而应该使已有的知识成为进一步前行的动力,获取和创造更多的知识。

第二,笃志报国,肩负起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作为2020届的毕业生,同学们已经承受并付出了很多。因为疫情,大家度过了居家隔离的漫长日子,至今仍然无法返校,甚至无法到现场参加这场重要的典礼。但是这一切,也让大家更懂得了责任二字的内涵。每个人克服一些不便,让渡一些权力,可能就是控制疫情的关键,危机时刻,履行责任,就是为社会大众更好地享有自由作出了贡献。年轻的你们,已经从中领悟并承担起了作为一名公民应有的责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疫情中支撑无数逆行者、坚守者的精神力量,也是以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为重的崇高精神追求。今年,我校承担了定点帮扶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脱贫的任务,全校师生踊跃捐款、筹措援助物资,为都安教育事业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物质支持。学校选派了优秀年轻干部前往都安扶贫点,工作在大山深处的基层一线,我校研究生支教团也已返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我知道,今年的毕业生当中也有一些同学即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你们都勇敢地承担起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责任,母校为你们骄傲!

第三,笃志济世,肩负起传播文明、敦睦天下的责任。作为在小联合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北语毕业生,我还希望同学们能够把个人的理想与世界联系在一起。全球抗疫已让人们清楚地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唯有同气连枝,精诚合作,才能应对危机,造福人民。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秉承“德行言语,敦睦天下”的校训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承担起对人类社会的责任。北语校训中“敦睦天下”四个字蕴含的是一种“大同”的情怀,它体现了北语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同学们要自觉涵养家国情怀,树立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努力成为世界文明交流的“有为”之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疫情,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确定性,越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眼光和世界情怀就越发显得重要。在这方面,我相信母校一定给了你们与众不同的情怀。北语是一所勇于承担家国重任的大学。到目前为止,北语已经为全世界180多个国家培养了20多万来华留学生,已经在4大洲13个国家创建了2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已经向联合国等机构和全球孔子学院派出教师和院长300多人,派出志愿者3000多人,培训赴外教师和志愿者学员3000多人次,培训本土汉语教师500多人。北语还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中美、中英、中俄、中法、中欧、中非的人文交流,承担了大量颇具影响力的大型中外人文交流项目。可以说,北语在传播文化、沟通心灵、促进世界文明交流对话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学们,“兼济天下”的“天下”对别人来说很远,对你们来说却很近。在你们身边,有很多老师、校友正怀着满腔的家国情怀投身到兼济天下的事业中,我相信,你们也一定可以做到!

当前,国家和社会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前所未有,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也已成为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作为北语的学子,作为从“小联合国”走出的毕业生,你们曾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同堂砥砺,曾在世界各地的高水平大学研修学习,你们的身影也曾活跃在学科前沿的国际学术会议上,不仅打下了厚实的知识基础,更培养锻炼了世界眼光和创新精神。面对未来这个以创新和变革为主题的时代,你们将拥有更加开放而广阔的人生舞台,应当特别珍惜时代赋予的机遇,担当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与世界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不负韶华,奋斗前行,用创新和创造铸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同学们,你们毕业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年,也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年,你们身上的责任十分重大。背负着这沉甸甸的责任,你们很快就要离开母校,奔赴大江南北、五洲四海,开拓新的人生。从“小联合国”走进大千世界,海阔天空的人生画卷正在你们面前慢慢展开。但无论将来你们身在何处,都请铭记母校带给你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让人生从自己所接受的这段大学教育中获得最有价值的提升。

同学们,疫情挡住了你们返校的脚步,但母校是你们永远的家,北语的校园将永远为你们敞开,北语的任何一届毕业典礼也将随时欢迎你们回来参加。

(责编:李依环、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