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强基计划系列解读之三
王世强:承载生命科学强基梦想 北大“鹿鸣书院”扬帆起航
人民网北京5月9日电 (记者何淼)记者从北京大学了解到,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北京大学设立“鹿鸣书院强基班”,办学将瞄准国际生命科学发展趋势,面向生命科学领域未来三十年的发展需要和方兴未艾的生物医学技术革命。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世强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强基班从招生到培养,统筹本硕博阶段发展,设计‘名师引领、学科交融、本博衔接、国际竞雄’的人才培养方案,旨在培养生命科学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能支撑未来三十年生命科学发展的学术领军人物。”
名师引领,领航学术发展
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研究中心。有教授及研究员 109 名,活跃于国际生命科学领域学术领先行列。其中包括6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美国科学院院士。
据了解,基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领域强大的师资队伍,“鹿鸣书院强基班”学生可自由选择感兴趣方向的学术名师为一对一导师,指导其学业发展和科学研究。科研工作优秀的同学,可根据研究需要聘请国际知名学者为兼职第二导师。
王世强指出,“导师制的实行保证了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导师根据学生兴趣、思维特点和发展目标指导学生选择不同课程和实践环节,定制个性化的知识结构,成就个性化学术发展。”
学科交融,贯通生物学问题和数理化信工方法
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以及基因组、蛋白组和结构生物学技术的长足进步,生命科学和医学已经进入了定量化、系统化、信息化时代。对生命过程更微观、更精细、更定量的观测分析需要新技术、新方法;基因组测序、蛋白组和代谢组分析、生物大分子结构解析不断产生海量的生物信息数据亟待挖掘研究。
“只有与数理科学、工程技术、信息分析密切结合,才能够发展生命科学理论,推动医药科学进步。”王世强表示,“鹿鸣书院强基班”面向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的挑战,在保持宽广的数理化基础和深厚的生命科学专业素养的基础上,通过开设系列荣誉课程,加强数理科学、信息科学和工程科学的训练,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具有广博的数理化基础、扎实的信息分析和工程技能的生命科学创新领军人才。
本博衔接,优化创新人才成长过程
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既需要深厚的数、理、化、信息基础,又要有扎实的生命科学训练,生命科学拔尖人才的成长周期相对而言较长。 “‘鹿鸣书院强基班’实行本科、硕士、博士三个教育阶段相衔接,通过优化培养环节、加强过程管理,打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提升培养效率,达到与世界一流大学相称的博士生培养质量。”王世强这样说道。
据介绍,“鹿鸣书院强基班”学生从大一开始经实验室轮转,自由选择导师,大二进入实验室参加科研训练,提供相当于硕士生的研究和学习条件以及奖学金,大三可根据研究兴趣变化更换导师,大四通过博士开题报告后,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享受优越的博士奖学金。考核实行年审制度,综合审查学业成绩和科研训练,分A、B、C、D四档。一次D或者连续两年C则退出强基班。同时,每年从理科各院系吸收达到A级标准的学生进入强基班。强基班学生,完成生物科学、生物信息、生物技术、生态学任一专业培养方案中要求的课程,完成强基班荣誉课程(含科研实践),成绩优秀者,除学士学位外加授荣誉学位。
学生按规定年限完成博士学业,授予博士学位。学位授予标准参照届时所在专业博士培养方案要求,取得并发表国际领先成果者可提前申请博士毕业。
国际竞雄,建立领军人才的学术自信
据悉,“鹿鸣书院强基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打擂台多种形式培养具有国际学术竞争力的生命科学人才。学院将通过邀请国际专家学术交流,资助学生国际暑期科研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国际专业类竞赛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王世强表示,“鹿鸣书院强基班”将通过本博衔接项目,探索我国自主培养高级生命科学人才的可行方案。通过优化培养环节、加强过程管理,打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缩短本科-博士培养的总年限,提升培养效率。同时通过双向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形成“国际视野、卓越能力”,实现我国自主培养世界一流生物科学人才的教育目标,为我国生命科学技术及其在农林、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输送创新型学术带头人。
【相关阅读】教育部强基计划系列解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