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这些高校师生在战“疫”中彰显“青春力量”

2020年05月06日19:24 |
小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日子里,高校师生们充分发扬甘于吃苦、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挺身而出,为全民战“疫”做出积极贡献,展现出时代青年良好的精神风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教师开讲 “战疫”专题思政课

为了在疫情防控中讲好思政大课,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疫”专题思政课应运而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和大家一样每天关注疫情,但关注不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在关键时期勇于发声、善于发声是我们的职责。”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战疫”专题思政课第一讲的主讲教师刘娜娜直言。

刘娜娜是近几年北航引进的优秀青年教师,曾连续两年获北航“我爱我师·十佳优秀青年教师”称号。这几年,她一直在摸索打造立足学生国际化视野培养的思政课堂。每一次课,她都会引入国际国内社会相关的讨论和分析,选取原汁原味的外文材料,让学生阅读、翻译、讨论、分析,一气呵成。

在疫情期间,刘娜娜注意到,国际媒体高度关注我国抗“疫”情况,但一些不客观的报道为全世界携手战“疫”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她精心准备,以“疫情初期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抗击疫情的三种面孔”为主题,为学生演讲。活泼的语言和新颖的内容,牢牢抓住了网络那头的“00后”学生们,讨论区里热火朝天。守锷书院2019级本科生段宇轩来自湖北,他的母亲是这次疫情阻击战的一线医护人员。听完演讲后,他表示,他亲眼看到母亲疲惫的双眼和脸上被口罩勒出的印痕,看到援鄂医疗队的力挽狂澜,“中国人民同舟共济,携手奋力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这种信心和底气来自我们的制度优势。我爱我的祖国和人民!感谢他们为湖北做出的贡献!”

北京邮电大学:“90后”党员“成长就在一瞬间”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2017级学生党员范汗青,是一名“90后”党员。寒假期间,他所在的宁夏银川市,一座建成多年的大楼被紧急征用,改建为银川市临时急救医院。从父母那里了解到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的消息后,范汗青第一时间有了投身“战场”,参与“战斗”的想法。

看到作为医生的父母写下支援一线的《请战书》,他的内心澎湃不已,仿佛回到了第一次佩戴党徽,在党旗下庄严宣誓的时刻。就这样,范汗青主动报名成为志愿者,走向防控一线。

面对疫情,一百余名医护人员被临时抽调至“新建”医院,夜以继日参与诊疗工作,人人均身兼数职,范汗青并没有因为是一名志愿者而例外。“医疗物资管理、协助转运病人、测温设备管理、梳理制度规范、采访与会议记录。”承担以上五项任务的范汗青经常需要在医院的各个角落奔波。因时常需要酒精擦拭消毒,范汗青的双手蜕皮严重,加上起初对病毒的恐惧心理,他的心态渐渐起了波动。但在一次对医务人员的采访后,他说“成长就在一瞬之间。”

对于范汗青来说,早八晚八是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生活状态;干湿交替是防护服内衣物变化的每日常态;迟疑坚定是前后个人思想的根本转变;全情投入是向所做工作提交的青春答卷。“在这段不短不长的志愿服务经历中,我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志愿者的责任,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传递者;我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与人民同甘共苦,与国家同向同行。”谈起这段难忘的时光,范汗青充满干劲与激情。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逆行95后“翻译官” 防控一线显担当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大三学生陈子仪利用假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为家乡防疫做贡献。被不少人称为“95后最美翻译官”。

1999年出生的陈子仪,今年刚刚21岁。假期回到家乡无锡后,疫情来袭,她主动报名参加志愿服务,作为涉外防疫志愿者,在无锡火车站日以继夜地忙碌着。无锡站火车站,是城市防疫最前线。这里单日旅客量达到2万5千人左右。在大客流下,快速测温和筛查,就成了一线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在这里有500多位一线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为到站旅客测量体温,同时筛查、转运需要隔离的人员。陈子仪的日常工作就是指导语言不通的外国旅客更顺畅地扫码通关。

陈子仪修的是法律和英语双学位,来到火车站之前,她在朋友圈里写到:“心诚血热,始终善良,在昏暗人间照亮无数陌生的过客。”而对于她的决定,家人也十分支持。“我是预备党员,家里人告诉我,这个时候你是党员,你就应该冲在前面,你有外语的特长,在这个时候冲在最前面去帮助别人,去做贡献。”有了家人的鼓励和支持,陈子仪便全身心的投入工作当中。为此,她接连两周多没有回家。志愿服务的工作累并快乐着, “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是有担当的年轻人。亲自经历了这么一个事件,才更加明白身上的时代责任。” 陈子仪说。

北京工业大学:“战疫有我,青年在行动”

在抗疫期间,北京工业大学组织青年师生开展“战疫有我,主题团日”“战疫有我,致敬逆行”等各类主题活动,充分展现了北工大青年的精神风貌。

学校学生志愿者带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使命感第一时间向社区报道,充实到基层社区的防控力量当中,他们冲在社区一线参与联防联控,承担着巡逻防控、消毒清洁、发放物资、查验登记等各项工作。他们当中有的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岗位,有的在自己的社区参与“社区一线工作者子女学业辅导专项志愿服务”,有的通过手拉手活动为奉献者奉献,为社区工作者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北工大阳光志愿服务总团向24个国家的39个志愿者组织发去慰问信,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成立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积极参与校园防控。40多名同学积极报名参加疫情特殊时期的无偿献血工作。

虽远离校园但隔不断想念,安心宅家但阻不断学习的热情。学校师生不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还写下一篇篇战“疫”日记,记录这段时期成长变化的点滴。北工大文法学部的一名年轻基层团支部书记,在宅家协助学校开展支部工作的同时,还把战“疫”期间的所想所为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纸短情长,点滴记录却道不尽来自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北京建筑大学:青年学生绘制疫情防控“微地图”

在疫情的关键时期,学校各级团学组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认真落实北京市、学校党委应对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部署,聚焦疫情防控和学生成长两项重要工作,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和青年智慧,多措并举开展系列防疫活动,打造线上青年思想引领“新阵地”,展现了建大青年“新担当”。

测绘学院师生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作为,为疫情防控绘制“微地图”。依托空间信息技术,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优势,进行疫情蔓延分析,制作专业的疫情防控地图,并形成了“Bucea_图说疫情”精品系列他们用专题地图记录这场伟大的战役,用图片诉说人民群众动人的抗“疫”故事,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奋进力量,提升了思政教育实效。

在参与本次图说疫情项目的本科生中,有不少来自大二,甚至大一的新生。对于专业软件的操作和使用还有一些不熟练。在老师和学长的指导下,经过多次的摸索与修改,同学们一点点掌握了技巧,并逐渐熟练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通过微信以及视频等互相学习取经,彼此交流技术,可以说是在家中上了一系列生动的专业知识课,为将来的深入学习与科研奠定了基础。许多青年学子表示在这次项目中,不仅是专业技能得到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记者苏珊 综合整理

来源:现代教育报

(责编:郝孟佳、何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