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学子是祖国母亲的一份牵挂
剑桥学联工作人员在确认学生领取口罩登记信息。 |
在美国读高中的施煜程近期打算看的书。 |
全球疫情持续蔓延,目前仍在海外的约140万中国留学人员该如何做好防护?学校停课,是选择继续留在国外还是回到祖国?如果决定回国,如何买到机票……这些都成为留学生群体关注的焦点话题。
心系国内到身处疫情之中
两个多月前,在美国读高中的施煜程抱着“帮助在非典时期守护当时年幼的我们的人”的初衷,同几位中国留学生发起并成立了“武汉加油·北美留学生组”志愿者团队,募集善款,将一批批防护物资寄往国内。募集活动结束后,北美留学生组成立了心理援助小组,旨在为一线的医护人员、隔离中的患者服务。如今,该心理援助小组开始为身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提供服务——开展“面对学校停课和疫情发展,留学生们是否应该回国”专题讲座,分享如何高效率地上好网课的经验,上线匿名心理咨询服务……
“我周围的留学生中,还是感受得到恐慌情绪,尤其是北京时间4月3日,美国国务院领事事务局发布推文,呼吁在海外的美国人尽快回国,大家的情绪更波动了。面对疫情发展,家长可能比学生更焦虑。”施煜程说,“回不回国对留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我了解到,周围不得不回国的中国学生有两类:一类是有些学生留在美国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比如要做好整个暑假都留在美国的准备,但很多美国高中是走读制,住在校外的中国学生可能会遇到住宿问题,因为有些当地家庭在暑假期间不愿意接受留学生;另一类是住在学校宿舍的学生,宿舍关闭后不得不回国。”
施煜程原计划5月初回国,因为“高三5月初就放假了,不得不回”。他目前能买到的回国机票是4月底,中途需要中转,“直飞的买不到,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在卖,但贵得离谱。有些留学生也在等,看相关部门是否会组织包机回国,但大家都能理解包机协调的难度。”
目前,施煜程住在当地人家中。让他感到幸运的是,即使在疫情初期,房东对他和同住的中国学生戴口罩的行为也表示理解,认为这是个人选择。每周去一次超市囤食物、享受自己做饭的乐趣、感受房东偶尔会送些食物的温馨……施煜程的生活节奏张弛有度,最近的计划是读相关哲学书籍,“读大学后,我准备辅修哲学或者社会学”。
和施煜程一样,目前仍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在全球疫情扩散中,均经历了心系国内疫情到置身疫情之中的过程,并根据自己的学业、生活等情况做出应对。
正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陈珊珊,自德国疫情暴发,已经在家待了约1个月。“在家里工作,效率相对没那么高,但还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计划,以保持生活规律和身心健康。‘儿行千里母担忧’,我每天会同父母视频通话半小时,看着他们的笑容,感觉一个人居家隔离的日子也不孤单。” 陈珊珊说。
祖国是坚强后盾
面对海外疫情的蔓延,中国留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时刻牵动着祖国和人民的心。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外交部要求280多个驻外使领馆把做好海外留学人员工作作为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全力维护好海外留学人员的安全和健康。目前正在向中国留学人员比较集中的国家调配50万份“健康包”,包括1100多万个口罩,50万份消毒用品以及防疫指南等物资。
4月3日,陈珊珊所在的德国柏林地区急需口罩的中国留学生收到了“健康包”。“在疫情发展初期,我们就收到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以及柏林公派学联发送的疫情防护电子手册,这让大家的自我防护淡定有序。而之前,义达国际物流的爱心口罩也送至中国留学生手中。除此之外,国内不少单位、组织对留学生及华人的援助还在行动中。这些援助行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祖国是我们的坚强后盾。”陈珊珊说。
就读于美国耶鲁大学的宣哲民介绍说,在“健康包”发放之前,耶鲁大学中国学联已收到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寄来的两批共600只医用外科口罩。他还记得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日前“只要留学生还在这里,我就不会离开”的表态,“这让我们十分感动,我也愿在耶鲁留守到最后”。
英国剑桥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夏俊斐告诉记者,可以领取“健康包”的信息发出之后,预计剑桥地区报名的中国学生是400人,但报名人数远远超过预估,实际报给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申请领取“健康包”的是800人。
对大家关注的包机回国,马朝旭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于疫情严重国家,确实有困难急需回国的留学人员,党和政府将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协助他们逐步、有序回国。”
数据显示,自疫情发生至4月2日,中国已陆续派出包机和临时航班从海外接回受困的中国公民。3月海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后,又派出9个架次的临时航班从伊朗、意大利等疫情严重的国家接回包括留学人员在内的1457名中国公民。“近一段时间,由于各国入境过境政策变化以及航班调整等原因,在埃塞俄比亚、柬埔寨、孟加拉等国一度发生了留学人员在中转回国途中滞留的现象。经过国内国外紧急的协调和工作,目前这些问题都已经得到妥善解决,滞留人员已经全部搭乘增开的航班安全回到了国内。”马朝旭说。
就在国新办举办疫情期间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安全问题新闻发布会当天,有一架包机从国内前往伦敦,接回了部分在英国的留学人员。
中国学子守望相助
面对疫情,许多留守留学目的国的中国留学生除了做好个人防护,也尽己之力为他人提供帮助,送去温暖。
在英国疫情发展初期,剑桥学联组建了“抗疫社区”。“该社区的建立仿照中国社区式抗击疫情的方式,根据学者学生在剑桥地区的住宿地点分为10大区域,每个区域分成5至8支队伍,并指派1位负责人,目前已覆盖剑桥地区的800余名学生学者,仍有100余名新进成员等待分配。”夏俊斐说,“区域负责人由学联工作人员担任,小队长由志愿者担任。每两至三天,小队长会对自己所在小队的学生学者是否出现发热等症状进行筛查汇总,并协助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状的同学寻找相应的救助和日常生活资源。”
据夏俊斐介绍,目前留在剑桥的同学大都理性,学习生活也都能妥善安排。“大家最担心的是当地医疗系统的承载能力,还有国内家长的焦虑情绪也会传递给学生们。”该背景下,“抗疫社区”就起到了稳定学生情绪的作用。“除发放防护物资、分享防疫信息、为有实际需求的学生提供帮助之外,抗疫社区每个小队的同学住得很近,大家可以相互照顾,一旦有诉求,也有助于第一时间求助。这其实也是一种心理安慰。”夏俊斐说。
4月1日开始,施煜程参加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机构发起的爱心护航行动,成为一名志愿者,参与问卷分发和防疫物资的分发。“祖国让我们感受到温暖,我也希望自己能贡献一份力量。” 施煜程说。
4月3日,宣哲民在微信朋友圈写下“姑娘们真棒,致敬最美逆行者,现在我们坚守下半场”的感想,介绍耶鲁大学中国学子联合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员创作的歌曲《等你》。就读于耶鲁大学细胞生物系的杨斯思是这首歌的编曲。“这首歌,既致敬支援武汉的医生团体,也献给现在留在世界各国的中国学子。面对‘戴不戴口罩”这样的文化差异,面对暂时停摆的科研活动,面对毕不毕业、有没有工作的压力和订购回国机票的艰难。如果我们可以放慢脚步,做一些平时没时间思考和完成的小事,那也不失为一段难得的经历。” 杨斯思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