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热点新闻

就业进行时 | 调整心态,职场新人不苦恼

2020年03月19日14:04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两部门:加大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开招聘力度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近日,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加大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开招聘力度,今明两年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用于专项招聘高校毕业生(含择业期内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

清华联合湖北高校启动在线招聘会

3月16日下午,清华大学、湖北高校联合在线大型招聘会启动仪式在多地同时在线举行。本次联合在线大型招聘会将持续至20日,分为3个专场和8个专区,共吸引60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用人单位数量较去年增长近一倍。此外,清华大学携手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专门设立湖北武汉的地域类招聘专区,吸引25家在汉企事业单位,主要面向湖北及有意愿赴湖北工作的毕业生开展招聘。

浙江助力80万高校毕业生省内就业

今年在浙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有80万左右,其中浙江省内高校毕业生总量为32万。今年浙江省将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恢复现场招聘,并发挥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作用,鼓励他们征集岗位、帮助对接,同时会同教育部门,联动全省高校,加强就业指导。

贵州出台十条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3月17日,贵州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印发了《促进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条措施》。贵州省这十大措施包括扩大基层就业机会、开发设置公益性岗位、盘活编制岗位存量、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毕业生、增加毕业生再教育机会、扩大“订单班”毕业生就业规模、解决困难群体就业、激励毕业生应征入伍、做好就业服务保障。

“云”端招聘,效果几何?——疫情之下大学生就业新观察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874万,同比增加40万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用人单位的春季校园招聘由线下转为线上,云招聘、云求职成为主流。这种招聘方式“上线”以来效果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空中招聘”:企业与大学生如何各自适应

面试官变身“网红”,吸引大学生投递简历;大学生在线“试镜”,求职心仪企业。火爆的“空中招聘”在为双方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边学生海投简历少有回应,一边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企业和大学生该如何在“变”中寻求机遇?

从学生转变为职场人,苦恼于自己在团队中定位不明确,和同事前辈相比能力、经验不足,因为不够了解和细心而犯错,这些问题导致许多职场新人心态崩了。对于新人来说,调整好心态也是顺利适应职场环境的必修课。那么,职场新人调整心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起来看!

空杯心态

学生时期,我们都拥有或多或少的“小骄傲”。但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我们也得暂时放下这些“骄傲”。对于新的环境,我们需要去重新整理自己的智慧,去吸收现在的、别人的、正确的、优秀的东西。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保持永远在学习,永远在进步,攀过一座高峰再向下一座进发。跟上环境的变化,源源不断地补充自己,职场生活也会渐入佳境。

新人心态

大部分新人都是从简单、琐碎的事情干起,千万不要对此不屑,认为埋没了自己的一身才华。而且,“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小事能不能干好,也是不少领导考察新员工的重要手段。但是,新人只是不熟悉公司情况,从工作要求上应该与其他员工是一样的。切不可认为自己是新人,对业务不熟悉,就对速度慢、出小错心安理得,认为老员工对自己的帮助是理所当然,工作时不敢大胆开展工作,勇于承担责任。新人要认清自己有冲劲、有想法、有热情的优势和不足,尽快熟悉环境,独立开展工作。

减轻依赖

许多新人会有一种“我刚来,什么都不懂、不会,需要别人带着”的想法,但大多数单位没有“手把手”的全方位指导。职场不是校园,没有人会盯着你一定要学会。能不能摸清规律、掌握方法,能不能成长、站稳脚跟,都是靠各自的本领。新人一定不要等着别人来教,要减少对他人的依赖,自己积极主动学习、成长。

主动出击

新人不了解自己擅长做什么,不明确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都是正常的。与其纠结如何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不如调整心态多去尝试,这样才能在每一次历练中得到最终的答案。工作只有尝试过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团队需要什么,要向哪个方向努力。当然,有时也可以参考他人的建议,听听看过来人的经验以及领导的看法。

自己“加油”

职场新人对于工作总是抱有一腔热情,但等新鲜感褪去,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我们可以将工作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不断完成它们就是自我完善的过程。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激发新的工作热情。学会赞美和奖励自己,哪怕一点点成绩,都要肯定自己。当你身心疲惫时,最好适时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多与朋友和家人倾诉沟通。通过不同的方式,给自己加“油”,增添动力,让发动机保持正常运行。

寻找病根

“我和这群人相处不来”、“钱少事多,不伺候了”、“我在这儿没啥前途”……在遇到挫折时,我们常常怪罪于外因,而无视自己的不足。短时间里草率做下决定,即使换了一个新的环境,也会遇到新的麻烦。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是自身能力不足,就要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水平;如果是目前的平台不合适,那先要明确职业定位,评估换工作的风险,并找好时机。此外,审视自己对工作单位的不满是否客观也很重要。

(责编:郝孟佳、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