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众志成城,共克时艰,首都高校在行动

战“疫” 首都大学生亮出创意行动

2020年03月19日15:48 |
小字号

在首都高校,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以自己的智慧、责任与担当,创新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助力同学居家学习,甚至将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在抗击疫情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首都大学生和全国人民一起,等待春暖花开时节的到来。

出场人物:清华大学“答疑坊”学生志愿者

线上“答疑坊”高配黑科技

受疫情影响,清华大学实行居家线上学习。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怎么办?清华大学“答疑坊”利用微信群开展的线上答疑服务,为同学们解了燃眉之急。

成立于2009年的“答疑坊”,本是一项“解答同学疑惑,助力同学发展”的线下服务。这项服务一直在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一间固定的教室开展,由来自各院系的学生答疑志愿者为同学们答疑解惑。

今年2月初,清华大学作出“延期开学、如期开课”的决定后,“答疑坊”运营团队了解到同学们对在线答疑的需求,立即确定了线上答疑的执行方案。2月10日,58名志愿者投入到了线上答疑工作中。

在引导群里,有疑问的同学只需要发布自己的需求,当班志愿者马上添加其为好友,建立一对一的答疑连接。志愿者根据同学的需要,利用文字、语音、视频,解决同学遇到的问题。

为了让志愿者能够了解被帮助同学的反馈,“答疑坊”团队甚至还开发了“黑科技”——新版答疑反馈系统。来访同学通过该系统对志愿者的服务作出评价,志愿者也能及时收到反馈。这套完善的服务流程,迅速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进群求助的同学们对线上答疑形式非常满意,有同学这样形容线上“答疑坊”——“终于有一个敢放开胆子问问题的地方了!”

出场人物: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十佳TV”直播课堂趣味多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十心十意·共克时艰”北京师范大学十佳大学生寒假行动计划新鲜出炉。他们制作“辟谣小助手”短视频、开展各类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其中的网络授课,让参与直播的十佳大学生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趣味。

自2月10日“十佳TV”直播课堂正式开课以来,天文、python、地理、舞蹈和物理五节丰富有趣的线上课堂周一至周五每天两节按时开始,播放量稳定,直播后的录播也依旧有同学反复观看,巩固课堂里学习的知识。五位小老师在家中积极备课,选择大家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专业方面的科普教学,让许多同学在开学前便已经习惯线上教学的方式。

授课结束后,小老师们也有许多“课后总结”。主讲“Python小课堂”的刘晓航表示,“我一直想做一些能让大学课程与知识技能变得通俗易懂的工作,十佳小课堂让我尝试到了今后可以用更多更优质的作品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

“物理科普小课堂”主讲人刘肖一在课堂上分享了生命的神奇;“天文科普小课堂”主讲人纪璇把天文研究的逻辑链串成解密故事呈现给大家;“身心舞动小课堂”主讲人张子浩融基本功与趣味性于一体,带着同学们在宅家的日子里运动起来;“地理科普小课堂”主讲人程雪雁则从全球变化入手,讲解与普通大众息息相关的话题。他们还把讲课的视频发布到相关网站,供更多的人学习和使用。

出场人物:中国农业大学学生

田间“课堂”保春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给中国农业大学学生们积极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们表示,要勇于担当、乐于实践,助力春耕生产,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在田野这个特别的“课堂”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前我们西瓜大棚的西瓜苗都是买人家用南瓜嫁接好的成品苗,今年我在家,除了学习看文献之外,就和我爸爸商量,不如让我来教他们自己嫁接西瓜苗,这样可以减少一部分买成品苗的开支。”园艺学院博士生高学凯在田间将专业所学嫁接技术教授给家人和村民,让课堂中的知识切实地转化成为春耕的生产力。

来自青海西宁的农学院本科生欧尔鑫,积极将循环农业的理念传播到家乡所在地。他利用自家土地做对比实验,在降低辣椒患病率的同时将提高其产量。农学院博士生苌淑敏根据专业所学,将肥料施入土壤根层,降低肥料蒸发率。理学院博士生沈静,通过安全走访村民及调研玉皇楼村水稻的杂草防控情况,为玉皇楼村村民合理施药、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帮助。和他们一样,中国农业大学还有不少学子以自己专业所学,助力农耕。

疫情或许阻隔了学子与导师相见,却无法阻拦他们身处四方亦能在田间习得真知。学校号召“停课不停学”在“战疫情,保春耕”的过程中,有了新一层的含义。

出场人物: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徐云岫

抗“疫”视频获1.6亿点击量

近段时间来,学校何时开学,学生何时返校,成为师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此时,一段基于可视化编程数据模型,以科学易懂有趣的方式演绎现在为何还不能开学的视频迅速火遍全网,这一视频的作者正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学院电信1604班的学生徐云岫。

这段视频发布后,迅速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央媒,多省教育厅及多所高校官方平台竞相报道和转载。截至目前,该视频已在各大媒体平台上累计阅读量超过1.6亿余次。

制作这段视频之前,徐云岫遵守规定、隔离在家,每天持续关注疫情状况的他不断在社交平台为湖北加油,为祖国加油。当学校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作品征集活动”时,徐云岫结合全民关注的热点,从正在学习的软件中得到启发,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和兴趣爱好,以专业技术和精准数据,制作了一个面向大众展示的较为直观的校园疫情传播模拟视频。

视频模拟了一个由教室、食堂、学生公寓组成的简单的学校场景。其中,不同颜色动态点代表不同情况的学生,模拟了在全体同学不戴口罩、戴口罩但是发病不隔离、发病后隔离等各种情况,最终得出结论:即便是大家都认为最安全的全体同学戴口罩且发病同学被隔离的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导致较大范围的感染,从而科学、形象地向大家解释了学校为什么还不能开学。

出场人物:北京农学院学生

传统文化助阵居家防疫

近日,北京农学院学生传统文化工作室携手“茗声茶社”、“惊云书画社”、“墨眉武术协会”、“秀绣芳”、“京昆剧社”、“禅心汉服社”、“博弈论坛”、“BM手工社”校园八大传统文化类学生组织和社团发起传统文化晒系列活动,通过微信群、QQ等网络平台向广大同学传递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精神。

“茗声茶社”多次通过网络传授茶文化和中国礼仪文化,同时鼓励大家品尝难得安静的假期与父母同饮一杯茶的感觉,向大家传递临危不乱、清静自然的意境。

“惊云书画社”的同学则在群里用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行草等书法和绘画交流生活心得,鼓励大家用自己的笔表达抗疫决心,《武汉加油》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书法作品就源于同学们当前的心境。

“京昆剧社”组建的微信群里,同学们分享和发布剧目、唱段的欣赏,互相交流基本功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墨眉武术协会”的同学结合五步拳、八锦缎等传统武术,编排出简单易学,适合室内的居家健身方式,拍成教学视频供广大同学学习,倡导强身健体防疫战疫的精神。

“禅心汉服社”的同学整理各类历史文献、汉唐服饰、国学文化知识笔记等供大家学习和了解,并通过图文引导广大同学了解中华历史和历经磨难后形成的强大国家文化底蕴,传导中国人的必胜的信念。

其他社团的同学,也纷纷结合自身专长,为同学们居家防疫加油。(记者 凌月云 综合整理)

来源:现代教育报

(责编:郝孟佳、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