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大课”观后感——

讲高度、挖深度、拓广度与增温度

李全喜
2020年03月11日12:34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时至春暖花开之际,“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如约而至,千万师生齐聚网络课堂接受教育洗礼。作为新时代一名普通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聆听完4位专家的精彩分享,深感受益匪浅,顿感思绪万千。这次思政大课也使我对思政教育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深化理论认识,用学术讲政治——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高度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讲出思政课的政治性是思政课教师的基本要求。这一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师首先要讲政治,要有政治意识,要有政治眼光,要有政治素养;另一方面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具有能够讲政治的能力。

这次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之所以能够深入人心,其根本原因就在于4位专家政治信仰坚定、理论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他们经过对疫情防控的理性思考,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将自己对疫情防控的学术研究融入思政课堂。无论是讲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人与自然的理性反思,还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治理疫情历史经验,又或是讲青年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无不深深体现了深厚的学术功底。

因此,对于新时代一名普通的思政课教师而言,上完这次思政大课,首先深深感到的是真正讲好思政课,真的需要强化理论研究,学会“用学术讲政治”。

立足经典思想,解析基本原理——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深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是要教会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实践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博大精深,要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真谛、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需要扎扎实实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4位专家在讲课中论及“人与自然关系、构建绿色生活方式”时,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信手拈来”,涉及大量经典著作及疫情防控相关的系列论述。

正是源于对这些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思考,4位专家才能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了然于胸、对生态兴衰与文明变迁的关系理解深刻、对主观自律与刚性他律的解析精准到位。也正是基于对经典著作的深入把握,专家们才能深入浅出地解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与建设规律的观点等一系列基本原理。因此,对于新时代一名普通的思政课教师而言,上完这次思政大课,深刻意识到要让思政课“讲理透彻”,需要继续强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看家本领,深入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学习。

总结历史经验,关注世界视野——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广度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一个过程,既需要对纵向历史经验的总结,又需要对横向世界视野的关注。回首过去,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启迪当前、指引未来;立足现在,关注世界视野是为了增强自信、凝心聚力。4位专家在讲课过程中,充分展现其深邃的历史意识和敏锐的世界意识。艾四林教授指出构建战“疫”命运共同体,解析全球共同应对疫情的责任与担当;秦宣教授从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角度解析疫情防控,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优势,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合理可为,但同时要注意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王炳林教授回溯中华民族数千年抗疫史,全面解析中国数千名抗疫经验的当代价值。冯秀军教授通过对中华民族悠久爱国历史文化的弘扬,深刻阐释当代青年历史责任与担当。

4位专家的讲课既有对纵向历史的总结提炼,也有对横向世界的对比分析,在不知不觉中为学生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对于新时代一名普通的思政课教师而言,上完这次思政大课,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思政课上要想“站的更高一些、看的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需要思政课教师具有厚重的历史经验和宽广的国际视野。

密切联系实际,教学贴近学生——

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温度

理论学习着眼于理解更着重于应用。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需要思政课联系实际、贴近学生,充分彰显出思政课的温度。这次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专家们结合本科阶段4门思政课,进行了疫情防控融入思政课的精彩示范。在观看思政大课的过程中,眼球始终盯着屏幕,思绪始终跟着专家。结束之余,我一直在沉思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们的思政课能够时时抓住大家的眼球?让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授课的思路同向同行?除了上述3个方面的原因之外,我认为还有独特的地方,那就是他们的讲课密切联系实际、教学贴近学生。

从整个思政大课来看,4位专家做了精心准备。一方面全面了解疫情防控的最新进展,另一方面对当代青年学生群体特点精准把握。一个个真实的疫情防控案例、一组组精准的疫情防控数据、一幅幅感人的疫情防控照片、一句句贴近学生实际的话语表达……这些在无形中营造了一种独特的思政大课环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之感,切实拉近了主讲教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对于新时代一名普通的思政课教师而言,上完这次思政大课,充分意识到要让学生“真心喜欢”思政课,就需要增加思政课的温度,真正做到理论阐释回应现实问题,思政教学贴近学生实际。

(作者系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李依环、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