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大心理学专家建议:针对四类人群精准实施疫情心理干预
随着疫情向全国蔓延,疫情的心理干预非常重要。如何更有效更精准地为大家提供心理服务?对于不同心理画像的群体采取什么样的干预策略?是偏重情绪安抚还是认知改变?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5位专家,就疫情下的心理疏导与干预措施提出建议意见。
“这一切工作都需要我们对不同的人群进行不同的心理画像,然后才能帮助当地的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精准地进行心理干预。”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胡邓说,根据目前的状况,我们把不同的人群大体分为四大像位:防疫隔离群体、自行隔离群体、一线工作群体和尚未感染的普通大众群体。
在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讲师徐紫薇看来,防疫隔离群体包含已感染或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病群体。他们在疫情的最中心,也是站在疫情最前线的人。得知自己患病或疑似感染的情况会对患者自身产生极大的心理冲击。
“此类群体的心理表现主要有认知上存在灾难化思维和偏执观念,认为自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觉得自己很难康复甚至想到死亡,也很难信任医护人员等,有恐慌情绪和焦虑反应,严重者会出现惊恐发作造成急性呼吸困难、窒息感等。”徐紫薇说,对于这部分患者,应由医护人员及患病家属给予及时心理疏导,并给与认知矫正和情感安抚为主的关怀举措,医护人员就病患病情、疫情数据给予客观描述,并反复叙述,帮助病患理性客观看待自己的病情树立信心,此外要和亲友保持频繁的联络,从亲友的支持和鼓励中获得力量和陪伴,病区也可以采用播放舒压音乐等方式帮助病患疏解紧张情绪。
自行隔离群体具有哪些典型的特征呢?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侯瑞鹤分析,该群体的心理特征内部也有差异。表现在认知上通常有两种极端的可能:一种是过分紧张的灾难化者。认为自己极大的可能患病,觉得完了,失控等。一种是过分松懈不重视者。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病毒离自己很远,不够重视。
“这个群体的心理干预,重点主要是两端。对于过度灾难化者,重点在于缓解焦虑情绪,同时调整认知上的灾难化倾向和非理性特点。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或平台健全的条件下,该群体是心理远程服务的重要目标人群,心理干预效果相对也更有效。”侯瑞鹤说,而对于过分松懈者,重点在于认知上强化和行为上劝阻。需要家人、朋友、社区、基层政府等多渠道进行工作和教育,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整个防疫管理中的位置和意义。
面对疫情的发展和防控,坚守在一线岗位的工作者们是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对一线工作群体该如何干预?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讲师袁萌建议,首先是需要从科学渠道和途径了解最安全的公共防范措施手段,从现实层面消除内在不安和担忧。其次是做好情绪缓解,避免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积累。最后是增强自我使命感责任感,充分认识立足自身岗位,站好每一班岗,严防死守疫情蔓延,是对社会、对集体和个人有着积极而重要意义的。
普通大众因疫情而处于应激状态,会出现一系列的身心反应,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说,个体的从众心理很可能会淹没个体的独立性,因而如何引导普通大众回归理性是当前的重中之重。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周莉建议,首先要引导民众正确认识疫情,既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又要坚定信心,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尤其需要政府、医学专家、新闻媒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推荐科学防控知识,减少民众的恐慌。其次,要倡导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形成家庭心理联结,家庭氛围可以有效帮助个体回归理性和稳定。(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董鲁皖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