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

北京市探索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与寻找的过程(深聚焦)

本报记者  赵婀娜
2019年12月08日05:5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北京中学学生在课堂上。
  丁柏明摄

  “描述一下你口中榴莲糖的味道。”

  “回味无穷”“刚开始似乎有点臭,但很快就能品尝到甜甜的味道。人生不正是如此吗?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品尝甘甜”……

  “如果让你向朋友介绍这款榴莲糖,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来描述?”

  11月29日,北京中学六年级3班的语文微写作课堂上,同学们分享品尝榴莲糖的感受,授课教师杲振洪创设的真实学习情境,力求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写作思维的发展。

  与语文微写作课堂同时进行的,还有讲述“旋转与全等三角形”知识点的数学专题课,不同于常规的从知识点切入,教师通过一段短视频展示中国航天事业成就,让学生在视频中寻找旋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通过合作、探究、启发、探讨、对话,让学生感知真实的生活”,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处长魏旭斌评价,“课程通过跨学科整合,启发学生更好地认识生活,并建立今日学习与未来发展之间的联系,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全国教育大会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大部署。北京市努力强化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北京中学为代表的一批学校努力探索在真实的情境中教学,让学生感知真实生活,实现了将学生放在正中央。”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介绍。

  “五育”并举培养“有根的人”

  一堂以“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课,从一则新闻报道展开:

  “2019年5月底,朝阳区某小区多名业主致电媒体,呼吁业委会履职,公开物业收支及公共收益账本。经记者了解,该小区公共收益结余数十万元。这些收益是返还业主抵作物业费,还是另做他用,业委会表态会听从大多数业主意见。”

  “业委会怎样产生?如何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通过提问和讨论,授课老师鼓励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思考,提升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之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学校学生代表大会代表及校长小助理的选举方案,体会自主管理与民主治校,增强民主意识、培育民主素养。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就要不断地帮助孩子们拥有良好的志趣,并让他们在生活本身、活动体验、实际行动中获得深刻的感悟,他们才可能真正成长为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北京中学校长夏青峰介绍,“北京中学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致力于让孩子成长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成为‘有根的人’。”

  为此,学校以人格教育为基础,建立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潜能课程相融合的立体化课程结构,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志趣”,引导学生实现“在志趣中学习”。

  比如,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扎根学生心中,学校不是局限于让学生熟记24个字,而是让学生深入体验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例如,为体会诚信、友善,鼓励学生投入社会服务,帮助孤寡老人、到边远地区支教,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真实的体验与成长。

  “品德与修养一定基于具体的行动和体悟,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不少老师谈道。

  教学相长打造“成长中心”

  八年级的金愷暄喜欢研究定格动画,将美术、信息技术、数学、语文等不同学科融合,再进行分镜头创作,乐此不疲;

  八年级的江若增喜欢数学建模,把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更好地保护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他心中的“小目标”;

  七年级的李学桥和魏莱在生物课上“突发奇想”,能不能用信息技术模拟人体信息处理的过程?于是,建构一个神经结构反射模型成为他们近几个月孜孜以求的方向。

  ……

  这是北京中学几位学生的“日常”,也折射出北京市在探索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方面的实践成果。

  “评价一所学校,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是学校能否倡导学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构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采访中,有不少家长深有感触,有孩子喜欢写诗,学校就举办诗歌会,鼓励他们写下去;有孩子喜欢科学,学校就想办法购买仪器设备,帮助孩子开展研究;有孩子喜欢观鸟,学校就配上高倍望远镜,带孩子们观鸟……学校课程的开设,是在广泛征求学生和家长需求基础上进行的,充分尊重孩子的个性与实际获得感,促进了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之间的有机平衡。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积极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理念,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学生的道德情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体质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副主任孙迅介绍。

  以北京中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学校鼓励并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采用自修、研修、导修、讲修的不同方式学习。“先见森林,再见树木”,学校倡导整体框架下的学习系统构建,引导学生建立学科间的系统联系。例如,将历史、地理与思想品德学科整合成社会课程,将物理、生物、化学整合成科学课程等,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

  “让每个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方式、特点去学习,从而真正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需要学校在教学上进行整体设计、大胆改革。而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过程,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李奕介绍。

  知行合一致力“找到自己”

  “我代表七年级陈述我们年级设计的活动方案,我们设计的路线是……”

  “如何确保用餐的卫生和安全?”“是否已经考虑到堵车的因素?”……

  这是一年一度的“亲近自然日”之前,活动方案现场答辩的场景。每名年级代表都要面对由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和校长共同组成的答辩小组进行答辩。

  每年的3月28日是北京中学的“亲近自然日”。在这项活动中,学生需自主选择活动地点、自主设计行程安排、自主组织活动、自主设计安全预案、自主邀请老师参与。

  “学生自主确定的班级活动方案,经过班级竞选、学校答辩以后才可以实施。有些班级方案在第一轮答辩没被通过,还需要进行第二轮答辩。在方案形成与答辩之前,很多孩子会利用休息日去现场踩点考察,反复思考,这一套程序走下来,活动的意义已经实现了一大半。”李志清老师介绍。

  把课堂搬进祖国山水间,让广袤大地成为学习成长的最好素材。记者了解到,北京市多所中小学开展了社会实践性综合课程,学生既带着有形任务,如学习单、研究课题、旅行日志等,还带着无形任务,如安全意识、规则意识、文明素养、团队合作等。

  “学习过程、教学关系都重新进行了建构,同学、师生,变成了伙伴、导师,平等探讨、互助共享。”夏青峰介绍,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过程实现了4个机制的优化,一是动力机制的优化,做到了让孩子不是被动学习,而是主动学,学自己想学、做自己想做;二是管理机制的优化,学校变规定为约定,让孩子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思辨和讨论;三是活动机制的优化,让活动落到实处,让孩子走上前台,实现自我策划、自我组织、自我评价、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四是诊断机制的优化,在真实情境中,不仅给孩子评价,更要帮助孩子进行诊断,对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职业生涯,提出建议与方向。

  “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与寻找的过程,让孩子找到自己,提升自己。”李奕说。

  (余冰玥参与采写)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08日 05 版)
(责编: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