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品德教育于体育之中
体育锻炼,可以让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不仅能够强身健体,更是做好品德教育的法宝。只有充分重视体育锻炼的价值,蕴品德教育于体育之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笔者曾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中,奔赴云南大理市下关第四完全小学,担任体育老师。在任教过程中,致力于将德育渗透于体育课之中,形成以下经验和体会:
第一,引入竞争机制,让低年级学生挑战高年级学生,培养拼搏精神。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不少孩子如同温室里的花朵,虽然美丽却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旦遇到挫折,往往容易受到打击或有逃避、畏难情绪。敢于“亮剑”、培养“闯劲”,对青少年的成长十分重要。笔者在授课中,尝试让四年级学生和六年级学生对战篮球赛。刚开始,四年级学生有些“怯场”,笔者就作为队员带领他们对战,给他们增强信心,逐渐地,孩子们的心气儿上来了,慢慢就有了和六年级的球员同台竞技的勇气和信心。在竞争中,培养了孩子们不服输、不认输,敢打敢拼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
第二,让内向的孩子担任体育委员。实践中,很多体育老师会请班里体育成绩好、活泼开朗的孩子当体育委员。因为传统观念认为,外向的孩子能够活跃气氛,积极主动管理班级事务。笔者不否认外向的孩子有很多优点,但实践中发现,有些沉静内敛的孩子即使在引导下,也很难融入集体当中。那些安静内向的孩子更需要锻炼自己的性格,作为老师,也应为他们提供一个改善自己性格的机会。笔者经过调研,选择了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担任体育委员,老师的信任、同学的认同,让这位学生在一年时间里变化巨大,从刚开始的不敢大声说话,到最后锻炼成为能够自信喊出口号、开朗活泼的男子汉。性格决定命运,相信这份开朗和自信能给学生未来的人生带来很大的助力。
第三,让孩子们从小养成集体意识。在平时授课中,作为体育老师,要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感和获得感,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到,集体由个体组成、集体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从而形成集体主义观念。例如,一场篮球赛,并不仅由场上运动员发挥作用,场下观众、替补队员都有需要尽力完成的任务。观众们大声加油,做志愿者为运动员做好补给工作;替补队员时刻待命,准备上场……笔者希望,通过一次集体活动、一场比赛,让孩子们时刻意识到自己处于集体当中,从集体中汲取力量,也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通过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体育课堂、在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中培养更多优秀品质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们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从而积极向上。(吴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