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大学

以新时代德治思维引领公民道德建设

2019年11月06日17:20 |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小字号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涵为根,以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源,立足新时代社会主义道德观,充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道德实践,深入探索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道德诉求,在跨越古今、融合中外的思考与探究中,逐渐构建出比较成熟的德治思维体系,并以道德建设与治理为核心,实现了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层面道路指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首先,以历史的视野和时代的担当,站在民族复兴的角度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道德支撑。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发展历史中,充分证明了道德凝聚人心、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稳定、激发创造动力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后,能够克服种种困难从一穷二白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转变,同样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临着国内外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这样严峻的国内外背景下,必须充分发挥道德的力量,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的利益融合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之中,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想的侵害,同仇敌忾对抗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为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

其次,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强调社会道德建设。随着全面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克服困难、锐意进取,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幸福指数也是不断攀升。但是,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进步,一些思想道德问题通过网络等媒体发酵日益呈现开来,影响大众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道德认知。正是带着明确的问题意识,针对社会上的种种道德乱象,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道德建设,希望通过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使人心向善;并通过法律的建立健全保障行善者的合法权益,有力打击破坏社会道德的行为。

再次,将家庭视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充分发挥家庭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家既是生活的平台,又是人生教育的第一个课堂;既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又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家与国既是统一的,同时也只有国的强大才能为家的繁荣提供坚实的保护和保障。因此,要充分重视家庭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家庭的教育平台功能,教育家庭成员要把对家庭的小爱转化为对国家的大爱,把家庭的发展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统一。要着力打造良好的家风,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单位组织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公民道德建设合力。

最后,充分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思想,不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水平。个人的道德修养提升是一个不断反省自己的过程,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坚决地加以改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同时,要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还必须有明确的底线意识,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在纪律和规矩的框架下进行活动,“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要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社会中与人交往时要遵守道德准则,在自我独处没有外部监督时要有意识的自我监督,在面对原则问题时要坚持道德标准,在处理日常小事时也不能降低道德要求,所谓要“慎权、慎独、慎微、慎友”;要充分认识到不合理的欲望是道德的敌人,个人不应被欲望驱使去做出破坏道德的事情,而是要以道德去抑制不合理的欲望,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新时代德治思维不但内容丰富,而且还有极强的时代针对性和现实的指导意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关联,在国家治理、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示了方向也指明了路径,也是我们引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北京联合大学纪委 张文杰

(责编:实习生(李萌)、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