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与其说是一场结束,不如说是一个开始”

复旦大学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走心故事

2019年06月22日18:46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6月21日电 (记者 姜泓冰)毕业季,典礼各不同。今天举办的复旦大学2019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导师、校友、学生代表多是“有故事的人”,走心故事伴随毕业生们走向人生新阶段。

校长致辞:每一次微小的创新背后,都可能经历无数的挫折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校长许宁生等学校党政领导,校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生导师代表、部分机关部处和各院系负责人,4000余名2019届毕业研究生及毕业生家属出席今天的典礼。

骊歌唱响,青春远航。“团结、服务、牺牲,师生一德精神贯”“爱国、求实、创新,先忧后乐交相勉”“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与祖国同行”“勤奋学习、勇于创新,与时代同行”“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奉献中焕发光彩”,正大体育馆主席台两侧和会场四周悬挂着的红色横幅烘托出了毕业的气氛和庄重的仪式感。

典礼开始前,全场师生一起观看了研究生毕业纪念片《永久奋斗》。十多分钟的短片打开了毕业生的回忆闸门,校园生活的丰富与充实,求学问道的艰辛与满足,家国天下的情怀与担当,无数的过往和感情交织在被唤起的记忆里,引发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校长许宁生在毕业典礼上勉励全体毕业生要把握大势,迎难而上,加速创新,突破瓶颈,决胜未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坚持创新,是不容易的事,每一次微小的创新背后,都可能经历无数的挫折。唯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创新要有澎湃的激情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更要有定力、有毅力、有耐力。”他希望毕业生在踏入社会后,不要浮躁、不要抱怨,始终博学笃志、苦练本领,在创新的过程中保持一股韧劲,朝着目标不断前进。

许宁生还希望毕业生凝聚创新合力,兼容并包。“今天的创新,呈现出从单一走向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成为一种跨领域的融合创新、综合创新。更加强调团队精神,更加强调在团结协作中实现合作发展,在服务大局中实现个人价值。”

导师代表毛颖:“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像学自行车”

“向过往致敬,为未来壮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毛颖作为导师代表发言时,首先讲了他和自己的导师周良辅院士的故事——

“近20年前,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从医第一例的“颅内外搭桥治疗脑巨大动脉瘤”,那次凶险的手术里天堂和地狱曾近在咫尺,是导师的信任和坚定的眼神在关键时刻给了我无尽的力量。术后一周,当脑血管造影证实动脉瘤消失,搭桥血管通畅时,我三步并作两步,直冲周老师办公室,兴奋地告诉他我们成功了的时候,周老师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时光嬗递、岁月流转,此情此景、这个笑容在接下来的20年间始终会在我志得意满或者茫然无措时出现,给我强心补血、也让我保持冷静。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就像学自行车,先是理论讲解,手把手的指导,脱手后就是远远的关注和支持。而且这么多年来,为了不负身后导师热切的眼神以及不至于摔倒,我还在奋力地向前骑。”

随后,毛颖教授又讲了登山的故事、道路的故事、盲人撑杆跳的故事,勉励毕业生做新时代最优秀的人应该心态拔尖、终身学习、永远奋斗。

第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去印度旅行,见到当地人要上山,就一同前往。他觉得自己身体好、装备好,应该爬的更快,但是呢,紧赶慢赶,很快就体力不支了,也没有比一路上说说笑笑的印度人快多少。年轻人很奇怪,就问原因。印度朋友说:“你啊,是一边爬,一边望山顶,计算还有多远,是把山当作敌人,是要去打败他。而我们来,是体验与山合二为一的过程,每走一小步自然被山抬高一些,所以不着急,照样上山坡”。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在最早的时候,道路就是给行人走的,行人是道路毋庸置疑的主人;后来有了马车,道路就主要给马车走了,人行道被安排到了道路的一边;再后来有了汽车,人行道就被放在道路的最边上,占据了道路资源的一点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谁对资源使用效率最高,谁就会成为道路真正的主人。

第三个故事:我想介绍一位美国德州的女孩,她叫夏洛特·布朗。这个不到20岁的盲人女孩是怎么完成一般人都不太能hold住的撑杆跳,并在高中生田径大赛上摘得铜牌的呢?为了一组动作七个步骤,她不知训练过多少次。她启动左脚,心里默数着要领出发,垫子上的仪器会发出微弱的声音告诉她大致位置以及杆的大致高度。随后起跳、跨越,她一举跨过了瓶颈和偏见。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所谓的成功者,不一定占据最好的开端,却总能用心地做到最后。

“无论今后你走向何方,还请不要忘记:是这个蓬勃发展的国家和机遇无限的时代在托举着我们”。“背上行囊、其道大光,世界那么大,你得去看看。家里这么好,随时等你来。这一次不说再见了,我们后会有期。”

校友代表张顺茂:“风雨之后见彩虹”

“年轻就是要敢想、敢闯、敢干!”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顺茂作为校友代表发言,讲述了自己大学毕业后31年的人生选择和闯荡故事。

与很多大学毕业生一样,1988年本科毕业、1992年研究生毕业时,张顺茂曾两次躺在相辉堂前那片草坪上,仰望星空,对未来何去何从一片茫然。他曾选择回到家乡小城,“愿望非常好,就是希望离父母近一点,能够照顾他们,然而事与愿违。”此后干脆“背起书包,跟两个同学一起闯进南方那片开放的窗口”,并且很快被华为吸引。

张顺茂说,他在华为27年,有登顶的兴奋,也有跌落谷底的失落。他曾在一路高歌猛进、意气风发之时,因一个项目犯了错误,跌了跟头,从无线产品线总裁被“发配”为拉美片区副总裁,下定决心从头再来……“前进的路上不会铺满鲜花,挫折,摔倒是一定会有的,但我们不放弃,要再次站起来,翻过一座山,就有能力翻越更大的山。”

说起华为公司,张茂顺说,当前华为的情形像一架“烂飞机”,被打得千疮百孔,但“公司内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团结,我们每个人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理解肩上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坚信飞机一定会冲破封锁,胜利返航。”“这三十年,华为就像个愣小子,凭着天不怕地不怕的这股劲儿,一路克服困难闯到了今天。如果有秘诀的话,那就是自强不息,不断创新,迎难而上。”他鼓励复旦学子要不断学习,终身成长,要不断创新,迎难而上,将自强不息的力量带到各行各业,带到世界各地。

(责编:袁勃、岳弘彬)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德国前副议长:没有中国参与,全球性挑战…
  2. 时习之丨携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
  3. 人民网评:细化固体废物种类,书写绿色发…
  4. 神舟十八号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 船箭组…
  5. 从三重维度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