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评价机制不科学 重大科学原创产出难
院士建言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现行人才评价机制不科学,不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难以产出重大科学原创。我国人才评价机制亟待完善。”在14日举行的“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研讨会上,与会院士专家针对目前人才评价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展开研讨,共同探寻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本次研讨会由光明日报社主办,旨在进一步推进人才评价工作科学化。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李振声率先发言,指出有些单位逐步出现了过分强调论文的问题,甚至把科技人才的评价标准演变成为“以论文为主”,论文本是学术交流的工具,只可用做人才评价的参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赵文津认为,人才评价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对人才与成果有深入了解,作出准确评价,要制定“不拘一格”的人才评价标准和配套措施。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周玉说,大学与科研院所不同,主要任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大学教授做科研也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为目标。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学者们为人才领域的理论探索开拓了新思路,也为人才评价工作取得新突破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建议尽可能为人才减负,让人才从名目繁多的评奖项目中解脱出来。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强调,艺术人才评价体系当中,有三个必须坚持: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二是以创作为导向,三是以服务为宗旨。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教授王松灵说,人才评价要看其对学术的贡献,更要看真正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太原科技大学副校长、教授黄庆学建议,打破一刀切的人才评价的制度,建立起人才评价的区域标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杨瑞龙认为,人才评价必须有国际化的标准,要具有国际可比性。
中组部人才工作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李春林主持。(记者 罗旭)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