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暑假到了,游学之风愈演愈烈。据报道,今年不少家长学生则漂洋过海,选择出国游学。仅在杭州一个城市,有一万名中小学生暑假出国游学,保守估计游学市场至少带来1.5亿销售额。传统的“黑车北大游”在服务上“与时俱进”,司机都开始背解说词,价格在7年间涨了4倍多。
从之前极其热门的北大清华游,到现在去海外名校拜访,从国内“跨省漫游”蔓延到国境线以外,游学如今俨然成为“中国式”暑假的一枚特色印记。
事实上,不少以少年精英之类冠名的游学服务,收费并不便宜。我们大致可以设想一下,仅杭州就有过万人出国游学,那么全国范围内,交纳高额游学费用的学生人数是多少,国内外游学的开销总额又是多少?尽管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想必是不小的数字。
既然游学价格整体偏高,为何仍然受到追捧?在一定意义上讲,其火爆是商家迎合甚至是利用了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期待的结果。对于许多家长来讲,自己不能败在面子上,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既然别人家的孩子出国了,那么容忍自己孩子“宅”在家里实在难以接受。
客观地说,行万里路式的游学行为挺好。平时忙于功课的学生利用假期,去各地旅游学习,欣赏校园美景,感受名校历史文化,对于成长是有不少好处的。同时,假如从小有机会接触发达国家和一流大学,可以有助于培养国际视野,从而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讲,行万里路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读万卷书。
只不过,在商家的操作下,原本开眼界见世面的游学俨然已经变了味。不少游学时间短暂,价格离谱动辄数万元,美其名曰“体验名校”实则不过是蜻蜓点水般校园游览,欺诈性消费时有发生,甚至人身安全亦难以保证。我们不禁怀疑:在包装大于内容的走马观花般游学后,有多少有意义的思想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进而影响那些年幼学生未来的成长?
此外,在变了味的游学中,部分学校也扮演极不光彩的角色。为了在游学利润中分一杯羹,校方利用自身的势力操纵或者引诱本校学生参与游学。对于学校来讲,在有意或无意中影响学生的行为取向并不算什么难事。
古语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现实生活中,某些游学以“行万里路”作为幌子,实则充满了铜臭的味道。这些的游学不过是“游而不学”,并不能真正给孩子带来什么。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里,对于游学出现的种种弊端,我们不仅应完善和规范游学这个行业,更需要尽快为下一代认识和了解整个世界探索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来源:科技日报)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