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人民网>>教育>>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留言 | 论坛 | 网摘 | 手机点评 | 纠错 |
人物档案
此人太帅,为避免毒害女粉丝,照片欠奉。据本人要求,实在要放就放黄晓明吧!请诸位自行想象。
姓名:朱坤
性别:男
星座:金牛座
高考:1996 年(河南省文科状元)
大学以及专业: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现任:《新周刊》编务总监,生活方式研究院秘书长
如果真有“克莱登大学”这样的大学,我倒真想一读
新快报(以下简称“新”):你一直成绩很好?成为高考状元是意料之中?
朱坤(以下简称“朱”):当然是意料之外!我从来都不是学霸。成绩固然不错,但也不稳定。一般来说都是班上前十名吧,曾经有一次考班上17名,老师觉得这应该是我的奇耻大辱,但我其实也无所谓。
新:你属于“可以考得很好,但并没有用尽全力去保持好成绩”那种学生。
朱:对,我并不喜欢考试。考上北大,身边的同学全是各地尖子生,很多人都习惯性地要考一个很高的分数,但我不是,一上大学,我就基本放弃考试了,只以及格为标准。
新:那确实不算学霸,学霸应该是对学习有一定程度的强迫症的。
朱:我记得当时有一门科目是《革命史》,整个学期我都没上过课,考试的时候还找不到教室。
新:为什么上大学后对学习这么没兴趣呢?算不算高中用功学习的某种的反弹呢?
朱:不算反弹,只是我从根本上厌恶考试制度。我认为考试制度是无聊的。我不喜欢谈“高考状元”这件事,原因也在此。冠亚军往往只差几分,这几分,不能证明冠军一定就比亚军能力优秀。这里面,运气的成分太大了。但人生就是这么不公平,这是事实。我只能说,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我这么说,相对更有底气。
新:但是不管怎么说,考试肯定也是一种能力。能考上高考状元,肯定是有过人之处。
朱:考试确实需要一些能力,除了平时的知识储备啊记忆力啊什么的之外,我觉得最关键的,无非就是状态的稳定。
我之所以会全力以赴去考试,就是知道,我的命运只能靠考试去改变。当时我父亲和我谈过,如果考不上一个好大学,就去开出租车或者去当兵。在中国,很多人都像我这样,要改变人生,就只有靠自己考试。
新:你的意思是:考上状元这件事,带给你的“实际利益”远大于虚荣心的满足。
朱:很对,主要是现实方面的好处。在虚荣心方面,我确实曾为此高兴一阵子,但很快就明白,这不是多大的荣耀。正如前面所说,我明白一次考试的偶然性。这一点不是我现在才知道,我在考上大学之后,很快就完成了这种心态的转变。
新:但还是很多人会像崇拜一个偶像那样崇拜你吧。朱:是的,我记得当时某个组织编了一本书,取了一个类似《在北大等你》之类的名字,请一些状元写了些稿子。我也写了一篇。这书发行之后,我就收到了无数的来信,甚至还有人从外省千里迢迢到北大来找我。
新:到宿舍去找你?就想看看活的状元长什么样?
朱:是啊,一直到大三大四,都有人按图索骥地来找我。
新:这称得上奇观。
朱:但我当时觉得很无聊。
新:他们会觉得你很傲慢。
朱:是的,我心里想:要学习好,去看书啊,看我有什么用?
北大就是有一种气氛,鼓励你与众不同
新:我在《<新周刊>口述史》里看到,你在文章里写,你从大学就开始留长发。
朱:我中学的时候一直是板寸头。我父亲是军人出身,非常严格。所以我上大学之后就想逆反一下,就留了长发。
新:当时学校里留长发的人多么?
朱:男生里面,不多。女生里面,留长发的当然很多了。(笑)
新:身为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在九十年代的大学校园里,会不会引人注目?
朱:这一点我特别欣赏北大。北大就是有一种气氛:鼓励你与众不同。我还遇到有人用裹着一张床单就出来的。什么怪事都有。
新:你的大学时怎么过的?
朱:就是可着劲儿看书,书看得杂,多数都跟专业没关。那时候也没想到现在会从事这个工作,事实证明,那时候乱读书,对现在这个工作很有益处。
当时也去别系旁听,比如中文系的谢冕,钱理群,温儒敏,陈平原,这些人的课都听过。
新:最喜欢哪位先生的课?
朱:我最喜欢朱青生,艺术学院的,他讲艺术史讲得特别引人入胜。娓娓道来,很从容,很有君子风度。而且观点和书上截然不同。他极大地激发了我对艺术史的兴趣。
当时还有电影鉴赏这些课,就放一些现代启示录啊,克雷默夫妇啊这些电影,在当年,DVD还没有普及,这些电影还是比较少看到的。
新:听起来,我的大学时光与你差不多。但我觉得,北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应该有一些特别不同的地方……
朱:如果要说不同,可能就是北大的气氛更宽松吧。不过,说实话,我觉得要说大学生活最大的不同,不在于学校的不同,而在于你自己和你同学的不同。
新:毕业的时候,怎么选择到《新周刊》的呢?
朱:快毕业时我就想着,我去哪好呢?像我们当时的专业,比较好的出路有两种,一种是去银行,一种是去大企业。我当时觉得银行是世界上最恐怖的地方之一。大企业我又进不去。这时刚好看到《新周刊》的招聘启事,我就来了。
任何时代,总要有人敢于走在时代尖端
新:我看你曾在文章里说,你对工作有三个要求,第一,没有人管你的头发。第二,想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第三,工作环境里必须女的比男的多?
朱:对,《新周刊》很符合这些条件。
新:一开始是在驻北京办事处?
朱:对,在北京,每周一要赶到亚运村开例会,后来开着开着大家都不来了,我算乖的,除了我之外,就领导,我们俩人。几年后我调回广州总部。
新:《新周刊》是你的第一份工作,你对它的感情我可以想象。
朱:这么说吧,不管是来过就离开,或者一直呆在这里,只要真正融入《新周刊》一天,血液里也必定会流淌着不安分的因子。肖锋把这称为“破坏性”,若云把这称为“新锐”。
新:肖锋和若云,你的同事……。说说你在《新周刊》的同事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朱:工作圈子就是我的交际圈子。那时候我们一起经历截稿焦虑、选题枯竭、熬夜加班,可能那是最早的金鹰时代了。我常想,我们那群人如果生在魏晋,也就是刘伶、阮籍般的人物,如果生在宋代,就落草无疑,生在民国也是救亡运动急行军……,任何时代,总要有人敢于走在时代尖端吧。
新:那时候经常加班?
朱:对,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是常有的事。夜里十二点以前根本就不能算加班。
新:早睡早起是不可能的了。午睡也是不可能的了。
朱:我从不午睡。我又不是国企老干部。
新:聊聊工作经验。如果由你招一个记者,你最看重他(她)的哪种能力?
相关专题 |
· 高考频道_教育频道_人民网_权威全面报道高考 |
新闻排行 | 重点推荐 |
视频新闻 | 更多>>> |
|
重点推荐 |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物化生历地政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
欢迎教育机构、媒体、高校、出版单位联系合作! 电话:65367973 信箱:jypd@people.cn |
呼叫热线 4008-100-300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人民日报社概况 | 关于人民网 | 考生服务 | 招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供稿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律师 | 呼叫中心 | ENGLISH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00008号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3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