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频道 在线提问 志愿答疑 大学排行榜
高考地方站  自命题       统一命题港澳台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高校迎毕业季包裹邮寄高峰 女孩行李箱装满玩具

2013年07月08日10:3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字号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女生的箱子里都是毛绒玩具

女生的箱子里都是毛绒玩具

  毕业包裹轻了 青春记忆重了

  6月下旬开始,随着毕业季的到来,邮政和各大快递公司陆续走进高校现场收寄包裹,大学生包裹邮寄已经进入高峰,每天仅北京邮政部门在高校收寄的包裹数量就达到5000多件,预计整个暑期通过邮政部门寄出的大学生包裹数量不会少于45000件。

  琳琅满目的书、锈迹斑斑的脚踏车、书桌上亮着的小台灯、床上呼呼的小风扇……大学毕业了,这些印着“青春”痕迹的东西该怎么处理?记者跟随邮局工作人员体验大学生包裹收寄发现,虽然每年大学生包裹邮寄总量没多大变化,但就单个学生来说邮寄的物品种类在逐渐减少。书仍然是包裹的主要内容,但数量也比前些年减少了不少。

  双榆树邮局的高海英师傅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每年都会和同事来到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宿舍楼下开设包裹收寄点,帮助即将奔向全国各地的毕业生打包行囊、称重包裹,然后再把这些装载了学生们多年梦想的包裹按照上面的地址寄到全国各地。虽然像人民大学这样的高校毕业生大都能留在大城市里工作,但是据邮局工作人员介绍,收包裹的地址大都是学生在乡镇的老家,偶尔会有大城市的。

  日前,高海英又和30多名同事来到人大篮球场西侧,支起遮阳棚,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包裹收寄工作。

  在人大的收寄点,有近三十名邮政工作人员,他们是海淀邮局从各个部门包括双榆树支局抽调的。每年的毕业季,派往人大的工作人员数量都差不多,但设备不断更新,打包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据高海英介绍,从去年开始邮政现场收寄采用了新的系统,用统一的包装,流程化的操作,收寄工作方便了许多。原来在现场收寄包裹后,回到局里还需要把数据重新录入系统,现在在现场可以一气呵成完成所有工作,包裹上车后可以直接发往邮件基地,包裹在一周左右也可以抵达目的地了。效率虽然提高了,但现场收寄的包裹数量却有所减少。高海英说,前几年也是这么多人手,在现场根本忙不过来,吃个饭都得倒班,现在就显得轻松很多,偶尔能和学生说说话。

  学生包裹里不变的是书

  “还用拆开检查吗?我都自己封好了,全是书。”在人大篮球场西侧的邮政包裹收寄点,大四女生小黄向工作人员咨询。“拆,得看看里边有没有不能寄的东西。”小黄介绍说,箱子里是她大学四年买的工具书,每本书买的时候都得几十元上百元。“卖废纸实在太可惜了,几毛钱一公斤,一本书只能卖几分钱,还不如留着寄回家,以后没准儿还能用得上。”

  一上午的时间,有大概一百多个学生来邮寄物品,寄的东西主要就是书。据当天邮政的主要负责人高海英介绍,人大校园内部现场邮寄只开展两天,其余时间人大的学生都是到学校东门附近的双榆树邮局邮寄,最近一个多月以来,每天都有一百六七十袋的包裹,大学生包裹里一般为书、衣服、行李和少数日用品,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书。“学生嘛,与书的感情肯定是最深的。”

  现在书越来越少了

  高海英回忆说,毕业季到人大做现场包裹收寄她已经做了十几年了,经历了十几届的毕业生,包裹里不变的东西肯定是书,但变的是书的数量越来越少。

  “十多年前那会儿,大学还没有扩招,学生不像现在这么多,但是包裹可比现在多。每个外地学生都寄包裹,其中最多的一定是书,寄得少的也得有七八箱书。”高海英师傅介绍,“我记得当时有一个博士生,从本科到博士都在人大,苦读了多年的书攒了二十几箱,连书带行李就是三十多箱,每一箱25公斤,总共寄了好几百公斤,他说毕业了很留恋,舍不得把书扔掉。”

  高海英觉得以前的学生似乎对书的观念更重,有一种更深的情怀,但现在的学生可能对书的感情没那么深了。“现在每个学生差不多只寄一个箱子,虽然里面一定有书,但数量比以前少太多了。去年只有一个学生寄了七箱书,这算最多的了,但七箱在以前都不算平均数,寄得少的也得有七八箱。”

  一个寄行李到贵州的同学表示,大学期间很少买书,教材直接从二手店里淘,小说什么就读电子版,图书馆也是什么书都有,所以毕业后手里就没什么书了。“不是我们不爱看书,是我们看书的途径变多了,这某种程度上应该也算是一种进步吧。”

  同样也是做了十几年现场收寄的郭师傅回忆说,以前学生们寄的书多,自己没法搬,同学帮忙也搬不动。邮政一般会开车到宿舍楼下帮忙接一下。“现在宿管管得比较严,我们进不去了,学生的书也不多了,也用不着我们去接了。”

  学生大多要借笔写地址

  “有笔吗?我写一下地址。”这句话在现场邮寄点特别常见,学生拿到笔后在包裹上写上地址后再还给工作人员,记者手中的笔也被不同的学生多次借走。记者注意到包裹上写的字虽然随意,但是普遍工整好看。高海英表示,像人大这种偏文科的学校,学生的字都还写得比较好。“以前有好多学生寄包裹的时候地址都在寝室写好了,而且是用毛笔写的。”郭师傅也回忆起以前的收寄工作:“以前学生还比较爱聊天,谈吐相貌都能看出来是搞学问的人。就像身份象征一样,不少学生上衣口袋里都有一支钢笔。”郭师傅称,以前收寄点现场都不用准备笔,学生自己都有,而不是到了现场后问工作人员有没有笔。“现在学生平时都用电脑打字,可能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也就都不爱带笔了。现在能随身携带的肯定是手机,不论男女老少。”

  今年还没人来寄台式电脑

  2001年左右,大学生有的宿舍里有台式电脑了,现场收寄点就会有很多学生来问能不能寄台式电脑。“2004、2005年的时候,台式电脑在大学生中间比较普及,所以到现场来问能不能寄电脑的人很多。”高海英说,去年毕业季,还有三个同学寄了台式电脑。“最近这几年大学生手里都有笔记本电脑了,毕业之后随身携带很方便,我们也不建议用包裹寄。台式电脑就这样慢慢淡出我们邮寄点了,不仅仅是电脑,以前有寄电子词典的,现在也很少看见了。”

  女孩子寄的东西花样多

  中午12点左右,工作人员刚刚吃完盒饭,一个女孩带着个红色的拉杆箱来到邮寄点咨询。“能直接寄行李箱吗?”女孩问。工作人员解释说,行李箱寄不了,到地方行李箱底下的滑轮什么的肯定坏了。工作人员询问行李箱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女孩打开行李箱,里边除了一罐蛋白粉其余都是毛绒玩具。“这些玩偶陪了我好几年,舍不得扔,也舍不得卖。”女孩坚持用行李箱寄,表示坏了也无所谓。

  “女孩邮寄的东西比男孩花样多,以前寄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高海英介绍,前些年,大学生什么东西都寄,很节俭,那时候也不流行跳蚤市场,书更舍不得卖,所以东西要么寄回家,要么寄到工作单位,比如脸盆、台灯、电扇、电饭锅、保险柜,女孩还有一些零七八碎的小饰品、小玩意。

  家在乡镇 梦想在城市

  除了邮政,校园里还有很多快递公司收寄点,一些学生在询问了邮费后还是选择了邮政。高海英说,2004、2005年快递兴起之后,有一些学生选择快递寄包裹。但由于邮政邮费一直比较便宜,而且能寄到比较偏远的地方,所以快递并未对邮政产生多大的威胁。每个人邮寄重量减少,但随着高校扩招学生数量一直在增长,所以邮寄总量一直比较稳定。据海淀邮局统计的数据,2009年至2012年的大学生包裹数量分别为2.7万袋、2.8万袋、3.2万袋和2.9万袋。记者在现场也注意到大部分学生的包裹是寄到村镇的,郭师傅说:“学生们的家大多在乡镇,跟社会人相比,学生还是比较节俭的。”(记者 匡小颖)

(来源:北京青年报)

  新闻排行   重点推荐  
12013各地高校在北京录取分数线
2北京高招录取周六开始 网传录取线不靠谱
32013全国各地高校分省录取分数线汇总
4石家庄中考成绩及各校录取分数线7月3日下午…
5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文科录取线排行前十位
6上海北大清华分数线出炉 理北大522清华5…
7“中国好考生”黄子恒遭高校哄抢
82013各地高校在山东省的录取分数线
9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理科录取线排行后十位
10学霸是如何炼成:浙江高考状元们的好习惯
  视频新闻 更多>>>
名师连中国预测2013年高考作文
东北大学招办负责人解读2013年招生
专家解读2013年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西南交通大学招办负责人解读2013年招生
  重点推荐  
·2013年福建省高考招生录取结果查询
·2013年陕西省高考招生录取结果查询
·河南女孩高考后患白血病 弟弟辍学打工救姐命
·湖南本科提前批7月9日起正式开录
·一个状元的考试观:根本上是厌恶考试制度
·中国高考状元调查:近七成恐已流失海外
·2013年北京市高考招生录取结果查询
·教育资源流失奥赛强项被削 黄冈高考神话难再续
·高考复读选校须防范 市场蛋糕大有人出歪点子
·18岁高三学生高考前查出癌症 考上一本憾离世
高考资讯
备考辅导
院校报考
互动交流
高考最新动态高考视点高考政策各地动态新闻人物家长必读
高考大纲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作文作文素材库满分优秀作文
高校招办访谈招生动态高校信息库院校信息专业动态模拟填报系统志愿填报技巧
在线做题估分高考论坛高考博客圈讨论区考试经验交流试卷上传试卷下载许愿送祝福
新东方在线高考天利考试信息网天星教育网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冠华作文网北教恒谦教育网光华鼎力教育学易网
中国教育出版网北京四中网校清华附中网校中国高考招生网江苏招生考试网高考网考试吧精品学习网高校招生杂志
中国教育招生网新浪高考搜狐高考腾讯高考中国教育在线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广网教育中青在线光明网教育中国经济网全品高考网计桥高考志愿网中国招生考试网高考学习网学优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