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入心” 情感激发是最高境界--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教育应“入心” 情感激发是最高境界

2013年06月04日09:59    来源:吉林日报    手机看新闻

  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除了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外,还应当激发学生的情感。情感激发,是指教师依据学科特点及教育教学目标,通过语言、行动、环境、氛围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之产生思想共鸣,并愿意探索和创造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和新的行动。这种以“激发情感”为目标的教育,可理解为“入心”的教育。教育不但要“入脑”,而且应当“入心”。

  激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这时候学生的智慧被启发,思想被沟通,心灵被呼唤,眼神专注于教师;教师以真挚的心灵和情感与学生对话,以情感人;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浑然一体,师生互动变成真正的现实。这是教学效果最佳的时刻和状态,师生双方都能深切感受到课堂轻松自由的氛围和收获的喜悦。情感激发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深切感悟学科所富有的人文精神和科学价值,充分激发学生的志趣和情感,使学生愿意探索和创造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目前,一些课堂的教学效果差,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教在心灵”,教师上课没有激情,无精打采;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挖掘不够,没有做到以情感人、动情至深,学生的思想和情感没有被唤醒。

  激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都是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首先,教师要爱教育、爱学生、爱课堂,有浓厚的职业兴趣,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克服职业倦怠感,尤其是在课堂上,教师要尽快兴奋起来,用激情来上课,不要把上课当作差事来应付。就是说,教师必须有昂扬的精神、渊博的知识、优美的语言,独特的风格,才能吸引和感染学生。

  其次,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科本身及其相关知识、理论方法所富有的人文精神和科学价值,突出其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使学生喜爱这些知识理论和方法,对学科产生兴趣、志向和情感。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的本质是个心理变化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并具体表现为行动,这就是学习中的知、情、意的辩证关系。教育教学既要给学生输入知识信息,也要输入情感信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引起情感体验与态度变化,才能将一定的政治思想、道德伦理观念转化为学生内在的东西。

  最后,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运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善于与学生沟通,注意倾听学生的思想,了解学生的情绪与情感的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教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将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会使学生爱上这门科学,愿意探求新知,创造新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来改造世界。这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知行统一”的教学效果。

(来源:吉林日报)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