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抢血汗钱”呈现的道德生态--教育--人民网
人民网>>教育>>滚动新闻

“哄抢血汗钱”呈现的道德生态

佘宗明

2013年02月05日08:54    来源:华西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2月3日下午,在上海北翟路附近,农民工秦某的1.7万余元工钱不慎撒落,被风吹散,遭路人“哄抢”。他自己捡回3000元,半跪乞求下,路人还回 700元。据后续报道,有些捡钱者还回钱,还有很多爱心人士捐助,不过仍有万余元下落不明。(2月4日新华社)

  一次意外,俨然催生出一场道德路演,制造了窥探众生相的瞬间:一边是路人疯抢,一边是当事农民工的跪求与恸哭,两相对照,让人感到悲哀。哄抢失物,本就是道德“缺血”;抢的是农民工的血汗钱,更加重了“哄抢”的卑劣意味。

  哄抢行径,向来被贴上麻木、冷血的标签。农民工的血汗钱被“哄抢”,确实刺痛人心。不少人追根溯源,搬出“法不责众”“集体无意识”等说法。对哄抢乱象的归因,确实不乏反思刻度。但就个案来说,比结论先行更重要的,是对碎片化事实进行梳理拼接。

  据上海一民警透露,从监控视频的还原来看,“哄抢”定性未必确切,因钱撒落的面积较大,又适逢红绿灯交替,场面失序,有些捡钱者不知把钱还给谁。可肯定的是,把捡钱暂时未还全说成“哄抢”,有失偏颇。也许“拾遗不交”现象确实存在,可无视“捡钱未还”的具体缘由,就过分鞭挞,或许立错靶子。

  有恶意哄抢者,更不乏伸出援手的人,这也反映出道德资源的散落格局。在社会中,既有人站在道德洼地上,也有人践履正义,个体道德悟性参差不齐,很正常。因某些人拾金即昧,就得出“社会道德下滑”的全称命题,或是以偏概全。

  “哄抢血汗钱”,易成社会情绪的宣泄口,但在祭出“素质论”前,还需打捞真相全貌,避免误伤。就算确有哄抢者,动辄把它跟“国民劣根性”挂钩,也还是谨慎为宜。

(责任编辑:郝孟佳、林露)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