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日电(记者余晓洁)自从2011年当选以来,社会有关方面和部分院士对“烟草院士”谢剑平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平息。1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增选政策委员会主任旭日干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表示,今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不再受理烟草科技领域的候选人的提名或推荐。
至于谢的院士称号,旭日干认为,“现在还不能撤销”。院士评审和选举是严格按照章程规定的民主选举程序进行的。对谢剑平当选院士争议的处理也要严格按章程规定进行。
旭日干介绍说,最近中国工程院对院士增选工作相关规定做了两点重要修订。一是修订后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规定,对交叉学科候选人的评审需征求相关学部意见,由候选人所在学部和相关学部共同评审,以便做出全面客观评价。二是修订后的《中国工程院专业划分标准》中删除了“烟草科学与工程”学科。
面对各界对谢剑平当选院士的质疑,中国工程院召开了主席团会议专门研究,并组织调研组开展深度调查。
旭日干说,调研组认真审阅核实其提名材料,并对评审过程认真审核,得出两点结论:
一是经核实,提名书中提到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属于基础性研究工作。他所承担的相关课题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提名材料提及的各类奖励奖项,未发现造假。
二是其提名、评审过程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进行,经过了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全体院士充分讨论、投票,履行了主席团审核和上报国务院备案等法定程序,当选有效。
他说,2011年院士增选工作历时近一年,先后两次公示和两轮评审。评审期间没有人从控烟角度提出异议,这点非常值得认真思考。
“我国对烟草科研成果的评价存在以经济效益为主要标准的倾向。科研立项、成果鉴定、奖励评审各个环节都强调‘减害降焦’研究成果带来的巨额新增利税。”旭日干承认,评审院士过程一定程度也有类似倾向。
旭日干建议争论各方携手合作共同开展控烟、禁烟战略研究,提出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政策建议,为国家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国际公约和维护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来源:新华网)